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香蒲草的種植範圍 > 第11部分

第11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大玩家:第一紀元死對頭總想讓我喜歡他網遊:開局SSS天賦,吞噬召喚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師弟庶女開鋪:我靠美食當上商業女王博德之門3:從螺殼艦開始新生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成了邪神魔法辭條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震驚:我的室友,竟然是巔峰第一江湖夜雨十年燈之劍膽琴心四合院:這年輕人話不多,就是幹兒童故事三百篇四合院:重生傻柱,我有無敵空間NBA:浪子老闆,打造紫金十冠聖經千問網遊:垃圾天賦超神技從火影開始旅行山海經之災厄將至

來後,才敢回家。更多的是住在祖母(名諱弓海棠,生於一九一四年四月十七日,卒於二零零二年農曆十一月初六。本書第三章內單列一篇,專門講敘我對她老人家的思念)孃家,因為那地方在大山裡面,相對來說比較偏僻,也比較安全。再說,祖母孃家也比較富有,多一二個人吃飯,也不在乎。

有一次,祖父祖母帶著父親,到祖母孃家避難,不敢走大路,因為陰山那兒也有兵,只好走邢家山村,走山路,也就是翻過五峰山,剛走到半山腰,突然下起大雨,人常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更何況又是下雨天呢?上不能上,下不能下,三個人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好碰上邢家山村一位名叫張寶(取其音)的老人,他好像還是村裡一名幹部,與祖父也認識。這位老人回家取了一把钁頭,邊走邊抱坑,祖父祖母和父親才下了山。

這時,天已經快黑了,雨還下著,只好在張寶家吃了二頓飯,住了一晚上。

就在這時,祖父與祖母經常帶著全家,四處流浪,到處飄蕩,居無定所,在上佐村東溝還住過一段時間。父親說,大部分時間是他和大姑(名諱張青魚,生於一九三一年農曆十一月初六,卒於一九九七年一月十日。本書第三章內有一篇文章,記敘她老人家的生平與我對她老人家的思念)居住。那時大姑也就是十七八歲,父親也就是七八歲的樣子,白天不敢出大門外,只好呆在家裡。父親說他們就跟“黑人”似的。

當時那個窮呀!就連一把燒火做飯用得柴,都找不到。

一次,父親起了個大清早。一出大門,正好街上有一把糜子杆,他揀上就往家跑,像揀到一個金元寶似的高興。終於有柴做飯了!還有一次,他揀到三四個茭杆兒(指高粱稈。我們那裡將高粱稱之為:茭子),也高興得跳了起來。那時候,打仗對他來說,還不能形成害怕的概念,也不懂得人們為什麼要打仗?只懂得這家住二天,那家住三天,這兒住四天,那兒再住五天,首先是感到新奇,也並不好玩。

一般情況下,父親是隨祖母住在祖母孃家的。

一次,祖父從豆羅村捎來話兒,讓父親去他老人家那兒。正好與祖父一塊教書的媳婦,與祖母一個村,人家來接他媳婦,正好能把父親捎上,父親稱呼那位女的叫喜姨姨。人家坐著車,遇上平路,也能讓父親坐一會兒。遇上爬坡不好走,父親就得下來,一個七八歲的小娃娃,跟著車跑,真難為他老人家了。那時還不敢走陰山,只好繞陽曲縣高村大孟,再翻過石嶺關,最後到豆羅村。父親說,那次整整走了一天路,他老人家跟在車後面也走了一整天。不知車子走到北白村附近的那個村子,父親還看見村裡一個人,他叫張旭根。那時他在晉綏軍裡當兵,正巧他在一塊地裡挖野菜,互相都認識。據父親回憶,想不起與他說話沒有。

就在那次,父親在路上還看見過一輛汽車。

祖父當時住在豆羅村寇金旺家,父親住下沒幾天,正趕上八路軍攻打小豆羅。父親說,那天晚上的槍炮聲,就跟村裡人過年接神放炮一般。

據《忻州文史資料•第四輯》記載:八路軍攻打小豆羅的時間,是一九四八年七月十九日。

這一年,父親開始進書房唸書。

——摘文代題

此時,從我腦海裡駛出一輛馬車:一個車輪子上寫著:從棗樹坡開往寺莊;另一個車輪子上寫著:從土窯洞變成瓦房。這輛馬車,應該就是識文斷字的人們,經常說起的那個歷史。

——摘文代題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歷史:進行時……

歷史:進行時……

在《忻縣誌•建置沿革》中有這樣的文字記載:(忻州)春秋屬晉,戰國屬趙,秦屬太原郡,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置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我喜歡你,所以世界是甜的-青春是用來懷念的女團解散後我靠當男團導師爆紅了開局簽到九個小仙女愛在硝煙下愛在風下之鄉反派就很無敵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