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哥舒翰(第1/2 頁)
武曌一面觀察狄仁傑的臉色,一邊語重心長地補充道:“狄卿,你覺得該怎麼做?”
狄仁傑聞言,心中一驚,但表面上卻不動聲色。
恭敬地回答道:“陛下,臣愚鈍,此事關係重大,還需陛下做主。”
武曌聽後微微頷首,她沉吟片刻後,鄭重其事地說:“那好,朕就派你處理李隆基一脈的事情吧。”
狄仁傑聽後心中一凜,恭敬地回答:“是,陛下。”
兩人之間的對話打著機鋒。
不一會兒,狄仁傑以有事情需要處理為由告辭了。
狄仁傑離開後,上官婉兒走到武曌身邊,壓低聲音說道:“陛下,看起來狄仁傑和李唐宗室並沒有特別的關係。”
武曌聽了之後,卻微微搖了搖頭,緩緩地說道:“不,這個人朕始終無法看透。”
上官婉兒輕聲問道:“那麼陛下……”
武曌打斷了她的話,語氣嚴厲地說:“婉兒,你今天的話似乎有點多了。”
上官婉兒臉色一變,急忙跪伏在地,惶恐地說道:“請陛下恕罪!”
武曌輕輕嘆了口氣,擺擺手道:“罷了,起來吧。”
上官婉兒小心翼翼地站起身來,站到一旁。
武曌抬頭看著天空,感慨地說:“有時候,這位置坐得越高,就越覺得孤獨。”
上官婉兒靜靜地聽著,不敢輕易插話。
【然而,李隆基並不在意這些問題】
【儘管唐朝經歷了一段時期的衰落,但仍然擁有許多傑出的人才】
【因此,李隆基迅速下令讓哥舒翰接替高仙芝的職位,並負責鎮守潼關】
【哥舒翰抵達潼關後,延續了高仙芝等人的策略,採取了防守為主並等待支援的戰術】
【此時,安祿山自認為已經取得了成功,感到功德圓滿】
【公元756年初,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建立了大燕國,定都洛陽】
唐朝,
李隆基一進後宮,便喚來一名心腹,輕聲低語地囑咐了幾句。
待那名心腹離去後,他又向另一名心腹使了個眼色,那人也心領神會地點點頭。
兩名心腹都離開後,李隆基抬頭望向天空,心中鬆了一口氣。
剛才的一幕讓他著實嚇了一跳,什麼楊玉環,不存在的。
疆域可以丟一點,但清白必須保住。
想到此處,李隆基轉身回到大殿內,說,“重新安排大朝吧。”
旁邊的太監雖然很疑惑,但還是趕緊跪下來說,“是。”
李林甫走到殿外,將事情交代給手下後,突然又聽到了皇帝再次召開大朝的命令。
他不敢耽擱,急忙與其他不明所以的大臣們一同返回。
【但事實上,安祿山的處境已不再樂觀】
【安祿山的叛軍在潼關受阻,無法繼續前進】
【而在後方,郭子儀和李光弼在河北地區與叛將史思明交戰,連連獲勝】
【戰爭局勢逐漸向有利於唐朝的方向發展】
【哥舒翰根據這一情況判斷,只有堅守陣地,消耗叛軍計程車氣,才有機會獲得勝利】
【然而,李隆基對此表示不滿】
【他認為哥舒翰手握二十萬大軍,如果主動出擊,與其他軍隊形成夾攻之勢,就能輕易擊敗安祿山】
【畢竟,只要安祿山還在那裡,對於唐朝的威望就是一種巨大的打擊】
【楊國忠也擔心哥舒翰算計自己,勸唐玄宗催他出潼關去收復陝州、洛陽】
【李隆基一聽,心中不禁一喜,原來還有人支援朕呢】
【他立刻派遣使者催促哥舒翰出兵,一個使者接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