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二戰風雲-【英法-不同的選擇】(第2/2 頁)
太子聽後,恍然大悟地點點頭,接著說道:“父皇,照您這麼說來,這豈不是典型的以弱勝強麼?”
朱棣嘴角微揚,流露出一抹讚賞之意,回答道:“不錯,正是如此。所以朕現在對這場戰爭的具體經過十分好奇,很想知道德國到底運用了何種戰術,才得以取得如此驚人的戰果。”
太子弱弱地說:“父皇,這一段好像天幕已經跳過去了。”
朱棣:“……”
【而時任英格蘭國首相丘吉爾採取了一系列果斷措施來應對危局】
【其中之一便是與白頭鷹國達成了租借法案,藉助此項法案,英格蘭國得以用黃金,以及遍佈世界各地的軍事基地作為交換條件,從白頭鷹國獲取大量急需的戰略物資及裝備】
【另一面的德國卻因為不列顛空戰的失敗而埋下了戰敗的苦果】
【或許正是因為意識到打不下,xtl最終選擇將攻擊矛頭轉向東方的蘇聯】
【這個突如其來的戰略轉變對於苦苦支撐的英格蘭國來說無疑是個好訊息,讓他們總算能夠稍稍喘口氣,重新調整積蓄反擊的力量】
【直至1942年的末尾,英格蘭國才逐漸復甦,具備了反攻的實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隨著我們熟悉的諾曼底登陸,德國投降,戰爭結束】
【英格蘭國雖然在戰爭中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由於實施了租借法案,英格蘭國不得不傾囊而出自己所剩無幾的資源,甚至可以說是出售了國家最後的“骨血”】
【正因如此,有人因此說丘吉爾贏了戰爭,卻輸了帝國】
【相比之下,法蘭西國的情況則略有不同】
【由於早早地選擇了投降,法蘭西國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實力】
【否則後來的戴高樂又哪來的底氣公然叫板白頭鷹國,宣佈退出北約】
秦朝
秦始皇嘴角微揚,眼中閃爍著好奇與思索的光芒,饒有興致地說道:“這兩種選擇啊,看似皆有所獲,然而最終的結局卻是大相徑庭!”
一旁的扶蘇面露難色,欲言又止,猶豫片刻後才緩緩開口道:“這……”
他的聲音輕得彷彿只有自己才能聽見。
秦始皇見狀,微微挑眉,追問道:“怎麼?心中有何想法,但說無妨。”
扶蘇深吸一口氣,苦笑一聲,坦誠地回答道:“兒臣不得不承認,之前確實將這兩個國家的情況想得過於簡單了。只是若換作兒臣來抉擇,恐怕會更傾向於英格蘭的做法。”
秦始皇眉頭微皺,不解地追問:“哦?為何如此?如今看來,這英格蘭分明是將自身的霸主地位輕易拱手讓與他國了呀。”
扶蘇抬起頭,目光堅定地望著秦始皇,語氣沉重地解釋道:“父皇明鑑,兒臣實難容忍自己的國家被他國侵佔,哪怕只有一秒鐘。”
聽完扶蘇這番話語,秦始皇沉默不語,他負手而立,靜靜地凝視著遠方,許久之後,方才重重地點了點頭,沉聲道:“好!”
:()這是一條神奇的天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