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徐老頭父子倆(終)(第2/2 頁)
透過的生員才可提報官府,程式繁瑣。
這也是賀年庚日後不打進書塾的原因,而非他盲目自大,只是他從不做沒有把握的決定。
錦繡不由輕笑道:“你做小叔的,怎的也不幫幫他。”
賀年庚無奈的看了她一眼:“你覺得秀才可能聽進白丁的勸。”
況且他這個好大侄,考上秀才後徹底的飄了,連哥嫂都拿他沒法子,更何況是他算不得正經名份的小叔。
“日後,賀丞景和林氏離了咱村子,你大哥大嫂恐怕是不習慣。”
如果她沒記錯,賀丞景兩口子去了縣城,逢年過節或是書院旬假,都不曾再回村裡看一眼鄉下的老子娘。
“沒什麼不習慣的,或許,還覺輕省些許。”賀年庚不禁調侃。
錦繡止不住笑道:“可還記得,他們大抵是什麼時候離開?”
賀年庚想了想,“應是在我倆成親前。”
錦繡不意外賀丞景迫不及待的逃離鄉下,更不意外賀丞景不打算吃他們的喜酒。
見錦繡托腮深思,賀年庚忍不住抬手颳了刮她的鼻子,揚唇淡笑道:“今早方公子託人捎來書信。”
錦繡握住他使壞的手,眼底促狹道:“怎麼說?”
“他派人到隔壁鎮的私窯查實,徐大壯——。”賀年庚說到此,不由得頓了頓,目光深深的看著錦繡,接而道:“上月礦場塌坊,挖出來的屍首便有徐大壯和徐錦江。”
錦繡蹙了蹙眉,半點傷感之情沒有,想了想,問:“徐志秋呢?還活著?”
賀年庚搖搖頭:“這次礦難,不少人趁亂出逃,卻也有可能屍首掩埋在下方,並未被發現。”
錦繡瞭然,哪怕徐志秋有命逃了出來,沒點本事倒也成不了什麼氣候。
“我四哥說,羅氏上月在窯裡使了些手段,被一名五旬走商漢子贖了身。”
賀年庚輕蔑的勾起嘴角,“可知那漢子的住處?”
“鎮西一處陋舍,年老未娶,常年一副擔子混個餬口。”錦繡說罷,釋然一笑:“四哥的人打聽到那漢子常年嗜酒,是個酒蒙子,羅氏以為逃了虎穴,實則又墜入了狼窩。”
賀年庚聞言笑了笑,想到了什麼:“對了,前陣子那孩子被鎮上包子鋪的夥計打斷了一條腿,母子倆沒錢醫治,這輩子已是廢了。”
錦繡聽滿意的彎起嘴角,看來真是老天有眼,因果迴圈。
前世,喬氏來到老徐家,時常詆譭已經離世的阿孃,這輩子也該讓喬氏嚐嚐,至親之人被人恥笑的痛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