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皇后的“那件事情”。(第1/2 頁)
紫紅華英。
乃酒名。
據傳是漢時武帝宮中美酒。
其色澤深紅泛紫,香味濃厚,味道甘甜,白玉所製成的酒器與之最為相稱。
而到了大盛朝時,此酒依舊是皇家宴飲時的寵兒,每逢佳節宮中舉宴,都必要送上一壺紫紅華英,先帝尤其喜愛這酒的滋味,就算到了晚年,身體衰弱,也總尋著機會飲上一杯。
作為那時先帝的寵妃,慧素居士對這種酒自然是再熟悉不過了。
當然。
作為王府郡主,先帝親聘來的兒媳,現在的皇后,也對這種酒很熟悉。
“太妃娘娘想見本宮?”皇后站在慧素居士的床邊。
原先服侍她的下人們已經被迅速地緝拿,押走,只剩下昏昏欲睡的孟榮華虛弱地靠在床柱上——她感到自己胸口越來越悶,已經快要喘不上氣了。
慧素居士也漸漸有了她的症狀,只是更清醒些:“族中小輩受人挑唆,犯下大錯,是本宮管教不嚴,孟氏上下對孟榮華所為一無所知娘娘素來是個善心的人,可否看在本宮與孟榮華認罪伏誅的份上,給孟氏,留下些許血脈?”
皇后面色十分冷穆,語氣也是與以往不同的生硬:“孟榮華之罪要如何判,不是本宮能左右得了的。”
“娘娘可以勸誡!”慧素居士猛烈地咳嗽幾聲,“皇帝陛下他不是從來都最敬重你,願意聽你的諫言了嗎?!”
“我孟氏全族,數百人口一夕滅盡,這得流多少的血,出多少冤魂殺戮過重,於陛下,於娘娘的名聲,大大不利啊!”
“本朝即便族誅,也不會誅殺七歲以下的小童,至於其他人難不成是陛下,是本宮,是謝才人逼著你們去調換皇室血脈嗎?!”皇后聲色俱厲地說道。
“自己做下牽連族人的錯事,犯了重罪,若有冤魂,也該找你們!這殺戮過重的罪孽,也該落在導致他們被殺害的源頭身上!”
“至於名聲,呵,本宮——從來不在乎什麼名聲,你若是想著能用名聲逼我自縛繭內,那可是想錯了。”
皇后眼中流露出的,是極其難在她身上尋見的,深深的厭惡:“若你們能從一開始就不曾生出作惡之心,又怎會因此牽連家人?”
“動手的時候沒想過自己這麼做會有個什麼後果,現在倒好,還想來逼本宮為你等作惡之人求情?”
皇后在極短的時間裡便想明白了,孟榮華姑侄是落入了皇帝請君入甕的圈套裡。
可那也不能證明她們是無辜,只不過是計差一籌,落敗在這場爭鬥裡了而已,試想——若是慧素居士和孟榮華從一開始就不曾對謝才人和小公主生出惡念,又哪來的機會,叫皇帝反過來做局拿住了她們大逆不道的罪證?
哪怕她們中途曾有過後悔,及時收手了,也絕落不到如今的境地。
皇后並不知道今日之事其實全是謝珝真一手操辦,雖皇帝明裡暗裡給了不少幫助,但把這場局全算他身上的確是有些冤枉了。
而之所以她不曾疑心謝珝真,除了謝珝真平日裡在她面前表現良好之外,還因為皇后從來都是不肯把人——尤其是與她同為女子的嬪妃們——想得太壞的。
她的斥責讓慧素居士沉默了許久,才咬咬牙說道:“你說的對,是該怪我們自己卻也不過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罷了,是我不夠小心,錯信這蠢貨,才叫你們抓住把柄,反將一軍。”
她抬起頭,曾經美豔,如今也保養得很好的臉孔上帶出些許諷刺:“若本宮能如娘娘您當年那般小心,藏起罪證,找到最合適的人選頂了罪名就好了呵呵呵呵可惜呀”
“袁氏一生兢兢業業,好容易撈到手了貴妃之位,眼看她的兒子就要奪得儲位了,哪想卻看錯了一個你咳咳”
慧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