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知識早就學雜了(兩章合一)(第2/4 頁)
許老太嘖一聲,這孩子怎麼總揭她老底。
“我就是想說這是貴人。
有那麼句話叫作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用這話比喻雖不恰當,但是奶奶想告訴你,那些惡霸小人就相當於是小鬼,要是朝咱家要什麼秘方,那恨不得要完還想暗地裡整死咱。那咱家指定要想招周旋。
可這種閻王爺一般的大官,相反倒不會虧欠咱老百姓,不屑佔小便宜,且能讓越大官的人欠人情債越是好事。
因為他們稍稍從手指縫裡露點,甚至只漏幾句話就夠找補咱的,早早晚晚從哪裡都夠找補出來的。
你往後,要是再遇見這種好事,你可放心格局再大點兒。就算把麵餅全白送了去,奶也決不怪你,只會高興。”
要許老太說,她和孫女除了穿越古代倒黴透頂,剩下運道還算不錯,難道這就叫觸底反彈?孫女還結識上霍家軍大官了。
像是在迎合許老太這番話。
此時不遠處劉老柱他們站在雨裡,正眼巴巴望著血淋淋豬皮討論:“這玩意兒能賣不少銀子。”
另一夥百姓一家四口的男人說:“瞧著沒有破壞得厲害,扒皮的時候特別注意了,這種品相皮匠鋪子收,不用費勁兒處理好像還要一兩銀一張野豬皮。”
要是經皮匠鋪子鞣製好,倒手往外賣野豬皮靴更是貴得離譜,他家有親戚買一雙野豬皮帶棉花的冬鞋花了五兩銀錢。一張這般大的野豬皮能做好幾雙。
這話讓大夥紛紛咂舌,不提其他,只要揹回縣裡,這就白給十六兩啦?
劉老柱急忙邊指揮人將皮子抬走,邊說道:“人家是指名道姓給田芯兒的,我告訴你們啊,誰都不能惦記。這是兩碼事不歸村裡。”
他這話不僅是說給自個村裡小子們聽,更是說給那兩夥百姓。
別以為大家都是借光躲在山洞裡,待遇就會一樣,想著憑啥給許田芯不分給其他人?眼氣不著,他們田芯和霍家軍一定是特別的緣分,才可以一路走來變成“一家人”。
這孩子,有福緣啊,劉老柱算是看出來了,福氣大得很。
許有倉也道:“著急離開還特意沒破壞野豬皮,說明用心託付給我侄女,就是想讓我侄女穿戴上。再缺錢我家也要先可田芯兒穿了戴了用了,不能寒了人家心。”
這些話正好讓趕來的許老太聽見,她笑著回頭看向孫女,看見沒?這就是她說的從哪裡都能找補出來,這就十六兩了。
更不用說她還提前知道了訊息,十一月中旬各地商隊才會出發,她不用心急火燎的往家趕了,要不然心裡沒底,這兩天被雨隔住嘴上火泡一層層長。
而且可以想象出來,如果沒有提前知道訊息,要是回村後乾等不來,全村人都會像缺心眼媳婦傻等漢子歸家似的眼巴巴望著,這回透過孫女知道確切時間了,再掐算掐算路上耽誤的日子,十二月初上下這就能到了,在那前後開始著手準備包凍餃子餛飩粘豆包就行。
如果家裡要是賣魚鬆和其他吃食順利,還能趕在商隊快到前賺一筆,差不多也是十二月前後能賺到,可以用賺的錢再屯糧食屯菜。
“奶,這次互市陸陸續續到二月就完事兒。不過,我聽說,只今年特殊情況是冬天開市,明年就七月還分種類,我猜的哈,像是七月絲綢錦緞,八月珠寶,九月鹽鐵,十月糧食,反正十二月之前互市完事兒。”
許田芯聽賈萊爺爺提了句要在膘肥馬壯時完成,明年商賈來北地做買賣不會再像今年這麼急這麼遭罪,務必保證讓大家過好年。
膘肥馬壯時互市,容易避免打仗。
許田芯有句話沒說,她還猜測商賈不會直接和境外部落接觸。
應該是貨物上交給官府甚至是直接交給霍家軍,押送貨物全換為官方扮的商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