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華北會議(完)(第2/2 頁)
戰術,不斷在日軍防線上尋找破綻。他的戰術思想甚至被一些日軍高階軍官認為與北面的機動作戰相似。
更麻煩的是,八路軍近年來在華北戰場的戰術已經發生了變化。
他們不再僅僅依靠輕武器和地形,而是逐漸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火力體系。
根據情報,389師擁有數量不菲的迫擊炮、重機槍,甚至還有繳獲的蝗軍山炮和裝甲車輛。
更讓他們擔憂的是,八路軍似乎開始組建機械化部隊——這一點,才是關東軍高層最為忌憚的。
面對如此棘手的敵人,多田駿明白,這次行動必須慎之又慎。
他命令參謀部立即著手製定更為周密的作戰方案,確保能夠一次性給八路軍沉重打擊。
“我們的第一步,是確保戰場封鎖。”他敲了敲地圖,“從南到北,我們要在389師可能撤退的所有路線佈置伏擊部隊,防止他們逃脫。”
“第二步,是採用‘鐵錘加鐵砧’戰術。”
多田駿目光陰冷,“我們將主力部隊作為‘鐵錘’,負責對八路軍389師進行正面壓制,而關東軍南下的五個師團將成為‘鐵砧’,
阻擋他們的後撤路線,迫使他們陷入包圍圈。”
“第三步,集中優勢兵力,進行圍剿。”他看向眾人,
“我們不能再犯過去的錯誤,不能讓八路軍有任何喘息的機會。”
眾人紛紛點頭,心中卻仍然隱隱有些不安。
隨著會議的結束,這場針對八路軍389師的大規模圍剿戰役即將拉開序幕。
作戰計劃確定之後,華北方面軍參謀部立刻著手進行兵力部署。
此次行動,日軍集結了龐大的兵力,試圖以絕對的數量優勢,對八路軍尤其是389師實施合圍殲滅戰。
為了在戰場上形成足夠的壓制力量,多田駿決定從華北方面軍和關東軍南下部隊中抽調主力,組成“鐵錘”部隊,負責正面壓制389師。
然後防止八路軍的主力部隊撤退,多田駿命令關東軍精銳部隊南下,形成“鐵砧”,堵住389師的撤退路線。
此外,華中派遣軍的兩個精銳師團也加入了此次戰役,主要任務是從南部增援,配合關東軍堵截八路軍的退路。
考慮到八路軍的機動能力,多田駿特別組建了一支快速機動部隊,負責戰場上的機動支援和包抄作戰。
為了確保作戰順利進行,參謀部還調動了大量的後勤與封鎖力量。
當兵力調動命令下達時,整個華北戰場的日軍迅速行動起來。
在華北鐵路線上,一列列滿載士兵的軍列向前線推進,關東軍的裝甲部隊和騎兵部隊也開始南下。
而在前線,華北方面軍的各個師團進入作戰陣地,等待進攻命令的下達。
然而,就在日軍大規模調動的同時。
八路軍的偵察人員也已經開始行動,一份份情報被緊急送往八路軍指揮部,戰局即將進入關鍵時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