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用廢銅賣了這麼多錢(第2/3 頁)
的是那個經營飯店連鎖店,用民俗物品做為裝飾品,購買大量五六十年代或者六七十年代懷舊用品的老闆的事。
“也算不上多大的買賣,只是需求量大了些,賺不了太多的錢,一些跑腿費而已!”
他也笑著跟他打了招呼。
“官窯瓷片呢?趕緊拿出來我看看!”
打過招呼後,對方就催促了起來。
“你沒帶人過來幫忙參謀一下嗎?”
常順問出了他的疑惑。
“不需要!我相信你,我們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以後也會長期合作。
另外對於瓷器,我還是有一些研究的,真假多少還是能夠看明白一些。”
沈老闆這樣說,他就把瓷片拿了出來。
瓷片還是被報紙包裹著。
他先開啟的是乾隆官窯,那個豇豆紅的碗底。
對方把它拿到手裡,仔細看了起來。
大概兩分鐘後,把它又放了回去。
隨後,又開啟了另外一份報紙。
把“宣德”官窯殘片都拿著看了起來。
“官窯就是官窯,跟普通的很不一樣!常老闆,你這兩份瓷片咋賣?”
都看完,沈老闆有些感嘆,然後問價道。
“今天帶來的瓷片,檔次比賣給劉老闆的更高,體積也更大。
我說個最低價,那個乾隆的豇豆紅瓷片,4萬,宣德的,你給6萬。”
這價格,常順在來的路上,已經考慮過。
宣德官窯的青花瓷片,比乾隆的那片,要大一些,瓷片也多3片,田斌拿走了一片,還有2片。
,!
也就是說,目前宣德的這份,瓷片還有3個部分。
兩份合起來10萬,他是不打算讓價的。
哪怕是殘件,有官窯底款瓷片在,是一件瓷器最重要的部分,都值這價。
“行!就按你說的,兩份瓷片我要了。”
沈老闆沒多考慮,很痛快的答應了下來。
接下來,兩人去了附近的銀行。
路上,常順腦海中浮現了一個想法:
就是那些可以拼湊的宣德碗側面瓷片,沈老闆買了可以送給朋友當標本或者跟別人以物易物。
他把他的想法說了出來。
沈老闆聽了覺得有道理。
買的官窯底款瓷片,對方並不打算出售,可能也是為了研究、欣賞。
這樣的瓷片,相對於購買完整瓷器,一下子花百八十萬或者幾百萬,價效比自然是高了很多。
錢貨兩清,沈老闆讓他弄到了東西再聯絡他,然後就開車離開了。
之後的時間,常順打了劉老闆的電話,問老銅有沒有人收藏。
那些尋找出來的民國銅塊,他覺得賣廢品直接回爐太可惜了。
劉老闆的說法,有人收藏,可以售賣給那些製作假貨的人。
這話讓他想到了曾經逛古玩地攤聽別人說過的事。
就是有人專收各種老的銅器廢料,然後回爐再造,用老銅製作各種銅器,就算拿去化驗,成分也是老的。
意思就是“以老仿老”,這樣的仿製,讓人更加難以鑑別。
劉老闆說要是他願意出售,他就可以收購,以12元一斤的均價收。
這價格比送到最大的收購站9到10元一斤貴了2元多。
常順覺得自己是個小人物,賺錢才是最重要的。
能賣高價,他自然不會賣給收購站。
至於人家買了作為老銅自己收藏,還是回爐再造,製作假貨,那個跟他沒有關係。
只要自己不做假貨就行。
另外就算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