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啥是旱菸壺?(第2/3 頁)
,他說出了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受客觀自然條件的影響。
像這樣木頭材質或者竹子材質的生活用品,特別是小件物品,隨著時間的推移,戰亂、搬遷等因素,很難保留幾百年。
二是用布皮縫製成菸袋替代。
各種皮質旱菸袋,更加方便好用。
三是跟禁令有關。
不論是明朝、清朝還是到後來的太平天國,都下令禁止過種植以及吸食菸草。
對相關的器具,也進行過收繳、銷燬,也就導致這樣的藏品變得稀少。
能儲存下來的,都是“藏得很深”的。
四是被近代捲菸代替。
裝菸草的旱菸壺在被捲菸代替後,又一次的被拋棄、扔掉,只有極少數扔在角落裡被遺忘的才被收藏愛好者發現。
當然,老闆後來說這也是他聽別人說的。
難怪以前看見的大多數都是鼻菸壺、水煙壺,而旱菸壺卻很少看見。
聽了這位攤主的談論,看見這個實物,他也是受益匪淺,算是又漲了些見識。
不過2000塊錢的價格,兩人自然不會購買。
這東西,頂多就是個民俗物品,再說品相又太差。
要是品相好、材質是黃花梨、紫檀、金絲楠木,說不定早就被別人買走了,也不會放到現在還賣不出去。
雖然沒有購買這個旱菸壺,但兩人在他的攤位上都購買了其它物品。
常順花了50塊錢買了一枚獎章。
獎章是“勞動英雄”獎章,外圈齒輪形,中間五角星,裡面圓形,有偉人影象。
,!
年份是五六十年代。
田斌花了50塊錢選了3本舊書。
3本都是跟收藏相關的,一本是銅錢、一本是銀元,還有一本是瓷器。
剩下的攤位,兩人沒發現可以購買的東西。
“阿順!我發現這裡擺地攤的以及古玩城裡面那些開店的,他們都沒有售賣古瓷片。
你說下次要是搞交流會,我們是不是可以弄一些瓷片過來售賣?”
返回的時候,田斌突然間對他說道。
“你說的情況,我也想過,這麼大的人流量,買的人肯定有。
你要是放得下面子,不怕遇見你圈子裡,特別是上班的熟人,那我就陪你擺下地攤。”
看了他一眼,常順笑著道。
對於他自己來說,擺地攤其實並不習慣,他也不想擺攤。
而聯絡需要的老闆,一次性買走,就算價格便宜點,也無所謂,那樣更加省事。
“我現在覺得面子並不重要,能賺到錢才是最重要的,我已經想好了,下次搞交流會,就帶一些瓷片出售,只當是體驗生活了。”
“行!你要是想體驗,我也帶點,到時賣下看。”
“那就這樣說!”
兩人聊著,就到了停車的地方。
回去的路上,常順把田斌送到了一處銀行的門口,這處銀行距離“貴林花苑”並不遠。
讓他存錢的時間,他自己去拿了兩份官窯瓷片。
這兩份瓷片,也是碗底。
一個款識是“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另外一個是“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款。
“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碗底瓷片,是一個整體,除了底足,碗的邊緣部分還有不少,大概三分之一。
這塊瓷片,是豇豆紅。
另外一份,“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款瓷片,是纏枝花卉。
除了碗底,邊緣部分還有一大半的瓷片都在。
不過有幾片是獨立的,需要拼湊。
等拿了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