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去老房子“探測探路”(二)(第1/2 頁)
接下來尋找的兩家,一家是一層的老房子,另外一家是兩層樓 。
其中一層歷史建築老房子,沒有發現任何物品。
在那家兩層樓的老房子裡,他在用探測器試著貼近房子的頂子瓦片掃描時,居然發現一塊瓦的位置讓機器發出了強烈的訊號。
這塊瓦的位置並不高,搬個40公分的凳子搭腳就夠著了。
抱著碰碰運氣的心態,讓他意外找到了10塊銀元,一條“小黃魚”。
10塊銀元,有9塊3年的袁大頭,1塊大清銀幣。
大清銀幣是“宣統三年”,這個比較值錢。
“小黃魚”是民國時期的小金條,沒有多大,長約2公分,寬約1公分,以前看影片聽別人說過重量,只有31克左右。
這個發現,在看見銀元、黃魚的一瞬間,他又有了那種心跳加速的感覺。
帶上銀元、“小黃魚”,常順先回了一趟王女士的出租房,把東西放在了那邊。
(這玩意兒要是拿身上繼續探測,他覺得心也太大了。)
無意中往瓦片上的掃描,讓他決定以後在老房子探測的時候,要順帶著把能夠探測到的範圍——上下左右都探測到,不能只注重地面跟牆面。
那樣才不會錯過一些東西。
再次返回拆遷區的路上,他又想到:
“滬”市這個地方,有錢人多,不管是當代還是民國時期,都是金融中心。
過去跟現在不同,那時的有錢人,一些值錢的東西大多都是藏起來的,特別是某個特殊的年代,或扔或藏的更多。
現在有了高科技,不管是在拆遷區,還是在渣土場,都有更大的可能把它們找出來。
想著問題的時候,他走到了一處兩層樓的歷史建築老房子前,剛好是之前出售給他銅錢銅元、蓮子罐等物品的張女士的祖宅。
幾天的時間沒來這邊,她已經搬遷了,房子的門窗看上去已經被砸。
沒有猶豫,常順直接走了進去。
這房子,他還沒進來掃蕩過。
看著裡面的痕跡,門窗好像就是最近兩三天才砸的。
沒有急著探測,常順打算先尋找一遍,看看能不能撿到啥漏。
把探測器跟揹包放到二樓,他拿出帶過來的頭燈,開始在房子裡面尋找著。
地面是青磚地面,並沒有動過,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古色古香。
常順先去的地方是廚房,一進門,在旁邊的櫥櫃裡,他就看見了一個高度只有20公分左右的小“保溫瓶”很精美,讓他眼前一亮。
保溫瓶是熱水瓶的樣式,鐵皮材質的,有熱水瓶一樣的把手,但比那些常見的熱水瓶要小了太多,更像一個“保溫杯”。
它的面上印有龍鳳呈祥、“囍”字、牡丹圖案。
常順把它拿起來看了下,發現裡面居然沒有內膽,是個壞掉了的,難怪人家沒有帶走。
他又看了一眼面上的鋁蓋,寫有“三羊牌”。
這種小號的“熱水瓶”,一看就有些年頭。
雖然壞了,但他還是把它拿在了手裡,打算帶走。
接下來他又看了下櫃子以及廚房其它地方的東西,又找到了一個搪瓷碗,這個搪瓷碗麵上畫著一對青年男女,寫有文字:
“學習解放j,當個h小兵。”
“跟著偉人世界一片紅。”
題材一看就是特殊年代。
從廚房出來,常順又挨著在一樓各處房間看了一遍,找到了一個老皮包、一個紫砂壺,一個搓衣板。
其中老皮包是牛皮材質的,面上印有偉人側面頭像,寫有“為人民服務”五字,還有年份: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