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進山遇劫案(第1/2 頁)
當時,縣衙中連廂軍都未配備,只能依靠一些軍戶維持治安。他們十人為一伍,五伍組成一都,每都設立一位都頭。通常,縣城中會設有兩位都頭,一位負責步軍,一位負責馬軍。
然而,自燕雲十六州失守後,馬匹變得十分稀缺。尤其在“六賊”把持朝政期間,馬政更是荒廢不堪。因此,所謂的馬軍都頭,手下能擁有十來匹馬,就已經算是不錯了。
此外,都頭下轄的衙役們也不戴盔甲,一旦動起手來,他們的戰鬥力,與普通平民無異。這也是為何,一有強人起事,便能迅速推平幾個縣城,甚至一州之地的原因。
當然,楊芝褚麾下,並不缺刀槍棍棒等武器。今日,兩位鄉紳湊了些份子,給了他五十兩銀子,用於剿匪和找尋奇石。
楊芝褚自然不能光收錢不辦事,於是他對身邊的兩位伍長說道:“老邱、老林,你們二人趕緊去把弟兄們找來,帶上傢伙式,隨我出城去川華山一趟。這些銀子你們先拿去給弟兄們分一分。”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楊芝褚收了五十兩銀子後,給了兩位伍長各十兩。這兩位伍長回去後,再分給十個軍戶,每人可得四百文,雖然扣下了一部分,但這也是規矩所在。即便如此,這也算是對下屬的,一種體恤了,畢竟分文不給的情況多了去了。
四百文錢已經不算少了,要知道羊肉才百文一斤,牛肉更是隻有六十文。唯有豬肉便宜一些,三四十文就能買到。稍微貴一些的就是雞鴨了,但四百文也足以買兩隻肥雞了。
別以為民間就買不到牛肉了。儘管官府禁止出售牛肉,但私下裡還是有,酒肆做這種營生。
那些老死的牛,不吃實在是可惜。百姓們最多捨得吃些牛腳、牛尾,而牛肉則都是私下販賣的。只要把牛角、牛筋上繳給官府,也就沒人難為這些酒肆了。
只不過這樣的牛肉,因為是老死的,所以肉質很柴,不燉上一夜根本咬不動。但即便如此,這也是百姓們趨之若鶩的美食。
第二日清晨,眾人便手持長棍、鐵尺與短刀踏上了征程。這些衙役大多由閒散的漢子組成,原本是失去土地的軍戶人家,鮮有人精通武藝。因此,這一丈(約後世240厘米)長的棍子,便成為了他們彌補劣勢的最佳武器。
使用時,只需直握棍子,抵住對手,便是極好的防禦手段。而那些手持鐵尺與短刀的衙役,則稍微有些武藝,他們負責在戰鬥中制住敵人。
二十人組成的隊伍,無論是抓捕強人,還是在山間遭遇野獸,都具備了自保的能力。因此,他們一路上談笑風生,閒聊著來到了川華山腳下。
然而,當他們抵達此地時,卻驚訝地發現一輛馬車橫臥在官道上,上面空無一人。顯然,這是遇到了剪徑的強人。
見此情景,眾人頓時不淡定了,紛紛議論起來。楊芝褚示意大家安靜,然後開口道:“我就明說了吧。這是一輛馬車,你們看這馬的牙口,顯然是三歲的好馬,絕非普通人所能擁有。既然我們碰到了,我們就必須要管這件事,否則我們脫不了干係。”
兩位伍長也及時補充道:“若是平民,死了也就罷了,但這位多半是貴人,知縣大人絕不會善罷甘休。如果我們能找到人,或許還能得到金銀封賞;但若是找不到,那一頓板子要是落在老子身上,你們也別想好過。都給我打起精神來,好好搜一搜!”
這些衙役雖然心中叫苦不迭,但也只能硬著頭皮,四處尋找線索。楊芝褚則敏銳地發現了,林間一些錯落有致的腳印,這些腳印看起來,帶著些許掙扎的痕跡。他立刻快步,沿著腳印跟了上去。
果然,不久後,楊芝褚便發現了,那幾個強人的蹤跡。只見一胖一瘦兩個漢子,正劫持著一位妙齡女子和一個老漢,往山神廟的方向走去。
楊芝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