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心思(第2/7 頁)
屋上,宛如一幅寧靜的畫卷。皇帝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了嫣兒居住的小院。小院裡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花草,嫣兒正坐在院子裡,專注地看著一本書。
皇帝緩緩走進小院,看著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嫣兒,心中滿是激動與愧疚。嫣兒聽到動靜抬起頭來,看到皇帝的瞬間,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恢復了平靜。她站起身來,輕輕行了個禮:“陛下怎麼來了?”
皇帝走上前,握住嫣兒的手說:“嫣兒,朕很想你,這些日子朕在宮中,才發覺你對朕是多麼的重要。朕想帶你回宮。”嫣兒輕輕抽出自己的手,搖了搖頭:“陛下,我在這山村中過得很自在,宮中的生活不適合我。”
皇帝面露焦急:“嫣兒,朕知道以前是朕的錯,朕會改變這一切的。朕會讓後宮不再有爭鬥,朕只要你在朕的身邊。”嫣兒看著皇帝真誠的眼神,心中有些動搖。
這時,山村的村民們聽聞有外人來找嫣兒,紛紛圍了過來。他們看到皇帝雖然穿著便裝,但氣質不凡,都好奇地打量著。皇帝看到村民們對嫣兒都很友善,心中對嫣兒在這裡的生活也有了更多的瞭解。
,!
嫣兒看著周圍的村民,對皇帝說:“陛下,您先回去吧。讓我再考慮考慮。”皇帝雖然心中不捨,但也知道不能逼迫嫣兒太緊,他點了點頭:“嫣兒,朕會等你的答覆。”
皇帝回宮之後,開始著手改革後宮的制度。他下旨減少後宮的奢華宴會,規定妃嬪們要多學習琴棋書畫、女德禮儀,不得無故挑起爭鬥。皇后和眾妃嬪們雖然對皇帝的突然改變感到疑惑,但也不敢違抗聖旨。
而嫣兒在山村中,也不斷回想著皇帝的話。她心中對皇帝其實還有感情,只是害怕回到宮中又陷入無盡的爭鬥之中。村民們看出嫣兒的糾結,紛紛勸解她,有的說皇帝看起來很有誠意,有的說皇宮裡也能做很多好事。嫣兒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又過了幾日,嫣兒終於做出了決定。她收拾了行囊,踏上了前往京城皇宮的路。皇帝得到嫣兒即將回宮的訊息,喜出望外,他親自安排嫣兒回宮後的住所,並且嚴令後宮眾人不得對嫣兒有任何不敬之舉。
嫣兒回宮那日,皇帝親自在宮門口迎接。嫣兒看著眼前的皇帝,眼中滿是感動。從此,後宮在嫣兒的影響下,逐漸變得和諧起來,皇帝也更加勤勉地治理國家,在史書上留下了一段佳話。
嫣兒回宮之後,她的存在如同春風化雨般改變著後宮的氛圍。她並不恃寵而驕,反而經常與其他妃嬪分享自己在民間的所見所聞,講述那些平凡百姓之間的互助與溫情。
妃嬪們一開始對嫣兒還存有戒心,可漸漸地被她的真誠和善良所打動。曾經爭風吃醋最為厲害的麗妃,有一次不小心在御花園中摔倒扭傷了腳,眾人皆在觀望,唯有嫣兒急忙上前,親自為她檢視傷勢,並差人去取藥。麗妃心中滿是感激,對嫣兒說道:“妹妹的好意,姐姐記下了,以前是姐姐狹隘了。”嫣兒只是微笑著回應:“在這宮中,大家相伴的日子還長,理應互相照應。”
皇帝見後宮如此和諧的景象,對嫣兒更是寵愛有加。他常常在處理完政務後,就來到嫣兒的住所,與她一起品茶、賞花、談論詩詞。嫣兒也會適時地向皇帝進言一些關於民生的想法,她說道:“陛下,民間的百姓最希望的便是能安居樂業,輕徭薄賦可讓百姓的日子過得更舒心,也更能彰顯陛下的聖德。”皇帝深以為然,於是下令讓戶部重新稽核賦稅政策,適當減輕百姓的負擔。
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邊疆的戰事突然吃緊,敵軍屢屢進犯,邊關的告急文書如雪片般飛來。皇帝為此憂心忡忡,日夜在御書房與大臣們商議對策。嫣兒見皇帝如此操勞,也想為他分憂。她想起自己在民間結識過一些擅長武藝的奇人異士,於是向皇帝提議:“陛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