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呂洞賓(第2/8 頁)
”說罷,他又教給洞賓讓劍飛去和飛回的咒語。
洞賓一一記了下來,把劍背在身上,再次向師父辭行。鍾離權還是擺擺手說:“不要急,不要急!你要下山的話,得答應我三件事,才能去。”
呂洞賓問道:“哪三件事?”
鍾離權說:“第一件,到中原之地,不能找和尚鬧事,你答應嗎?”
洞賓回答:“答應。”
鍾離權又說:“第二件,你拿了寶劍離去,一定要拿著它回來,不能丟掉了。你答應嗎?”
洞賓點了點頭。
鍾離又說:“第三件,我只給你三年時間,期限到了,就得回來。以上三件,若有違反,我就把你斬首滅形,你答應嗎?”
呂洞賓回答:“答應。”
鍾離權見他一一答應,才高興地說:“既然如此,你就可以下山去了!”
洞賓更加高興,說道:“承蒙師父傳法,弟子都謹記在心。如今辭別師父,弟子這就下山度人去了!”
鍾離權呵呵大笑,說道:“我弟,你去三年,度了人你回來,度不了人,你也要回來,不要超過期限;不要丟了寶劍;不要找和尚鬧事。快去快回!”
呂洞賓連聲答應,乘了一朵雲,便向中原而去。
呂洞賓按落雲頭,來到中原之地,開始尋找有緣得道的人。他四處奔波,不辭辛勞,然而整整一年過去了,卻連一個合適的人都沒有找到。
這天,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想起師父曾經說過,在太虛頂上觀看,如果出現紫氣的地方,就會有諸侯五霸在那裡;如果出現黑氣的地方,就會有山妖水怪在那裡;如果出現青氣的地方,就會有得道成仙的人在那裡。於是,他走到一個僻靜無人的地方,喝一聲“起!”便駕起一道雲頭,直到太虛頂上。
他極目遠眺,東觀西望,遠遠見到一股青氣沖天而起。洞賓心中一喜,說道:“好!那兒一定會有得道成仙的人。”他連忙駕起雲頭,向那裡趕去。
大約行了一千里路左右,來到了青氣出現的上空。他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便叫了一聲:“土地神在哪裡?”
一陣風颳過,當地的土地神便出現在他面前。那土地神五短身材,非常謙恭,向呂洞賓行了個禮,說道:“請問上仙,呼喚小神,不知有何吩咐?”
呂洞賓問:“下界的青氣出自誰家,是什麼人?”
土地神回答說:“出自西京河南府(今洛陽)銅駝巷口,那裡的一個婦人,叫做殷氏,大約三十歲了,還沒有出嫁。她家好幾代人通道,積有陰果。是唐朝殷開山的後代,七世女身。”
呂洞賓說:“知道了,你可以走了。”
一陣風后,土地神便不見了。
呂洞賓按下雲頭,化身為一個衣著骯髒的道人,進入城中。到了銅駝巷口,見一家鋪子上掛著一塊招牌,上面寫著“殷京蠟燭鋪”幾個大字。鋪子中站著一位婦人,一副道裝打扮,眉宇間青氣顯現。呂洞賓見了,心中暗暗叫好。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他走上前去,打了一聲招呼。
那婦人正與做蠟燭的師傅說話,回過頭說:“先生等一等!”
呂洞賓仔細一看,見那婦人怒氣太重,大失所望,在心頭叫聲:“可惜!”從袖中拂出一張紙來,便轉身離開了。
殷氏見那道人的袖中拂出一張紙來,便叫人撿起來看。只見上面寫著四句詩:出山發願度三千,尋遍塵世未結緣。特地來時真有意,可憐殷氏骨難仙。詩後寫著“口口仙作”四個字。殷氏一想,二口為呂,頓時明白,那道人是呂祖的化身。趕緊派人去找,哪裡還有蹤影?殷氏心中非常懊悔,嘆息無緣對面不相逢。呂洞賓留下的這四句詩,使她念念不忘。十二年後,坐化而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