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禍起(第2/3 頁)
人跟他說過一點,一切都很順利的事情一定不會順利,一定是有更大的陷阱佈置在中間某個環節。
在島上看著地圖,他整整呆坐了一天,最後他放棄了泰陽,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風險,他都不願意去冒了,現在他們經不起損失了。
在決定放棄時,他有了一個新想法,這也是他召集幾家一起的原因。
既然官府可能在泰陽設定一個陷阱,那不妨就去讓這個陷阱成為真的,在官府想不到的地方再去下手。但他也知道,要是自己一家,這個就不行了,所以他才想著拉更多海匪一起。
七月十一,臨近中元節,很多人家已經開始提前準備祭祖物品了。
官府這時到是開始稍微清閒下來,官糧還沒到收的時候,田裡也沒有要去管的。天氣又熱,除去一些店鋪,大部分百姓也就早晚出門。
錢知府這天正在後堂休息,看了會書,突然興致來了,提筆開始寫起了書法,正準備最後收筆,眼看著一幅滿意的作品就出來了。
泰陽知府錢墨文出身吳越錢家,紹寧年間進士,八年前從萊州知州升任泰陽知府。
在泰陽的三年,錢墨文只能算中規中矩,沒有特別出色的作為,當然也沒有什麼出格的行為。
對揚州巡察使衙門的一些政令通告都是照章辦事,對百姓也是該抓抓該放放,所以一直以來,前任巡察使就給他評價,不算能吏,但也不是庸官,幾年考評都是中中。
錢知府對這些看得倒也不重,作為大家族成員,他是沒有進京或者更上一級打算的,要不然也不會在泰陽待了八年之久。
首先泰陽民生經濟都很好,官容易做一些,不用考慮什麼救災,山匪啥的,還有就在老家,府縣裡有很多小吏出身錢家或者跟錢家關係很好的世家。
作為知府,沒有人下絆,布陷阱謀害更是不太容易,要是到了更上一步,按照自己這個能力,可能早就成了別人的靶子,不如就這樣再做幾年退了修養。
突然之間,一個人慌慌張張的跑進來,門都沒敲,一個衙役進來衝著錢知府大喊,“大老爺,不好了,大老爺啊,都死了,你快去看看吧!!”這人跑進來語無倫次不說,竟然一頭栽倒,好死不死的拉著錢知府的長衫,差點把錢知府拉倒在地。
錢知府被驚得臉色漲紅,眼睛瞪得圓圓的,手還抖個不停,跟他往常的樣子完全不同。
“你個死貨,咋咋呼呼什麼。”直接走過去,連著踹了兩腳。
“我活得好好的,你咒我死,你怎麼還不去。”
錢知府不是怕,是氣的,這麼多年來,不管遇到什麼大事,他都是處變不驚的樣子,還真沒像今天這樣。
盧家滿門七十八人,被滅門,全家慘死家中!!
錢知府真有點傻了,哦,不是簡單的傻,是比木頭還得要呆,他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完了,這下完了,這麼多年白白耗費了,早知道去年就應該同意調去建鄴。
錢知府作為大家族子弟,還是經歷過一些事情的,進士出身,多年在官府中行事,死人這種事見的太多,就是死的太難看也不覺得有啥,什麼分屍,煮食的倒也多少聽過,不過今天這事太大了,他真是鎮定不下來,看來知府是當到頭了。
不說揚州,就是整個大夏朝,除去因為戰亂而死的,和平年代因為山匪、路霸、海匪什麼的被殺害的很多,有死幾人,幾十人,也有死全家的,但是像這樣在府城內被全家滅門,絕對是大夏第一次。
錢知府手忙腳亂,蒼蒼惶惶趕到現場,才發現事情遠不止此,不但盧家滿門七十八人,就連盧家附近的幾戶二十七人也被殘忍滅門,整整一百單五人被殺,別說他這個知府,就是揚州巡察使都要受到牽連。
現場不用太核察,都是沒有任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