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方臘(第1/2 頁)
“那你說來聽聽吧,我等在此洗耳恭聽。”李恕聞言好奇之極。
“你剛才問是何方神聖,難道還猜不到嗎?”聖公說道。
“你是匪首無疑,在此佔山為王,至於姓甚名誰,無關緊要!”張伯奮道。
一語即了,堂上罵聲又起。聖公依然不生氣,說道:“你說的沒錯,在朝廷眼裡我確實只是土匪強盜頭子而已。但遠不止如此,我曾經是能讓大宋皇帝趙佶寢食難安的天下頭號反賊,他也曾調集重兵將我鎮壓,你們應該都聽說過此事吧?!”
三人聽了皆感震驚,李恕道:“皇上重兵鎮壓過的反賊最有名的無過於方臘和宋江,不過一死一降,不知閣下又是何人?能與他們相提並論?”
聖公捋須微笑道:“李公子猜對了,我就是方臘。”三人聽到皆是目瞪口呆。
“哈哈哈,真是太荒唐了,竟有人在此冒充那個早被砍了頭的反賊。”李恕忽然笑了起來。
“是呀,方臘早在兩年前就被押赴京師處死,怎麼可能死而復生?”種冽道。
“你說你是方臘,難道是鬼不成?莫非我們來到的是陰間地府?”張伯奮也笑道。
方臘道:“你們信也好,不信也罷,無關緊要。我只想告訴你們的就是,那個被處死的只是我的一位好兄弟,他自願做我的替身代我受死。就如當年劉邦被項羽圍困,有個叫紀信的人冒充漢王出降一樣。”
“就算你真是當年威震江南半壁江山的方臘,如果朝廷知道你還活著,且在此盤踞,定會發兵將爾等全部剿滅!”張伯奮半信半疑道。
“哈哈,你以為趙佶他不知道嗎?宋兵早來搜捕過。全賴聖公神出鬼沒,用兵如神,才讓朝廷的軍隊不是找不到,就是吃了敗仗而回。”一紫巾人說道。
“是嗎?那為何世人對此一無所知?”李恕問道。
“此事廟堂之上知道的人也沒幾個,何況發兵之時只說征剿流匪,聖公在世的事自然保密,免得百姓知道後會群起響應,一發而不可收拾。”紫巾人繼續解釋。
“既然如此,你們為何不大張旗鼓,宣之於眾,也好壯大聲勢,如當年一樣與朝廷爭個高下?”張伯奮問道。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教自從那次不利之後早已改弦更張,如今只想為國出力,並不想與朝廷為敵。以前幾次全是為了自保。相信趙佶也應該明白,金人兇惡野蠻,遠勝於被滅之遼,現今他的心病主要還是在如何防金上,只要不象當年那樣我教公然要推翻大宋,也就不必傾全國之力來相滅了。”
方臘哈哈一笑道:“萬春說得沒錯,我等今日雖說仍是趙佶之眼中釘和肉裡刺,必欲除之而後快,但女真金人崛起於黑山白水之間,如旭日東昇光芒萬丈,將堂堂大遼摧枯拉朽,如秋風掃落葉般全盤傾覆,取而代之,此勢力之強可謂百年多來所僅見。依我看必將成為宋之大患,兩國間難免一戰。相信趙佶也知曉這點,平時裡寢食難安,怕是要遠勝於我方臘。所以這次請三位公子來,便是想要替宋帝分愁解憂,讓他能從此吃下飯睡好覺皆大歡喜,你們說好不好?”方臘說完,眾人跟著一起笑起來!
“你將我三人找來,無非就是看中我們叔父輩皆是朝中大官,想將我等扣為人質,欲作為與他們周旋之籌碼,對嗎?”種冽說道。
“沒錯,但你也只說對了一半。我找你們來雖是人質,但絕不是想跟朝廷為敵,而是想送你們的父輩一件天大的功勞。”方臘道。
“你所說的功勞莫非就是適才說過的大好事?如果真是,那何必用下三濫的手段將我等劫持到此,只需書信一封,我等就會趕來共襄盛事。”張伯奮道。
“你所說的何嘗沒有試過,我曾親筆給朝中重臣都寫過書信,並附有重禮,可惜盡皆石沉大海,音信全無。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