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1/2 頁)
苗青山安頓好扎花廠跟貨棧的一切,已是臘月二十九,他早上起來飯都沒顧上吃,就著急地往回趕。
一進家門,就見廳房的蒲籃擺滿了饃,不用想,就知道正在蒸過年的饃。
“大,回來了。”廳房裡逗著幾個弟弟妹妹玩的若棋對苗青山打了聲招呼,過來幫著搬東西。
苗李氏聽到若棋的聲音,從廚房伸出頭,看著往家裡搬東西的小叔子青山淡淡地說了句。
“東西放好了,過來幫忙蒸饃。”
“哦”苗青山悶頭答應了聲,把馬車上的東西往屋內搬。
搬完東西的苗青山進了灶房,見王緗雲挽著袖子正在案上揉麵,不時的過去給鍋下加幾根柴,苗李氏坐在一旁包著包子。
忙碌的王緗雲只是抬頭看了眼丈夫苗青山,眼底露出一絲柔情,沒有開口說話,隨即又換作一副冷漠的神情,繼續揉麵。
苗青山愣了下,張口卻說了句:“為了趕路,我還吃早飯。”
苗李氏頭也沒抬的對他說:“餓了,先吃幾個包子墊墊,趕天黑前得把饃蒸完。”
苗青山“嗯”了聲,去外面從籮筐裡抓了個包子塞進嘴裡。
看著梗著脖子的苗青山,若棋端杯茶水遞了過來。
“大,喝水。”
苗青山接過侄子若棋端來的茶水 “咕嘟咕嘟”灌了下去,吃了包子的他,一刻不停的進了灶房,一屁股坐在灶火裡,拉著風箱燒起鍋裡來。
最後一鍋包子上了鍋,王緗雲看著剩下一面團,疑惑的問:“嫂子,剩下這些面咋辦?”
“老規矩,蒸魚饃,娃們每人一個。”
王緗雲這時才知道槐樹嶺的講究,過年每家都要給自家娃每人蒸個魚饃,掛在屋裡風乾,留到正月十五以後才吃,寓意年年有餘。
“哦,知道了。”
王緗雲應了聲,想都沒想的把面剁成五塊
往年蒸的魚饃,苗家一直只蒸兩個,若書出生後也只蒸三個,根本沒有若草的份,苗青山看著王緗雲剁成的五個面塊,想阻止已經來不及,只能痛苦地低下頭,使勁的拉著風箱。
苗李氏瞟了眼埋頭燒鍋的小叔子青山,恨著聲地說道:“知道你有怨氣,這些年一直沒有草的,還不都怨那個短命鬼,處處跟我對著幹不說,懷草的時候,對一村的人說我容不下她,如今她人都不在了,我還能容不下一個吃屎娃,如今不光有草的魚饃,讓草入族譜,我還要讓草去唸私塾,對了,以後畫也得去唸私塾,讓村裡人看看,我是怎樣對娃的。”
王緗雲揉麵的動作一僵,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這個家沒有任何發言權,唯一欣慰的是,嫂子苗李氏終於接納了若草,從這一刻,若草才算是真正的苗家子女。
“也別嫌我說難聽,難道我冤枉她了,死了還給我扣那麼大的罪名,害的家裡折了不少財,也就是我不計較這些,要是別人,誰能像我這麼大度。”苗李氏發洩般地說完,扭身出了灶房。
埋頭燒鍋的苗青山耷拉著腦袋一聲不吭,手裡死死攥著根劈柴,灶洞裡噼噼啪啪燃燒的柴火,眏紅了他那張憋屈的臉,幾滴淚水悄然跌落下來,砸在王緗雲的心上,讓揉著面的她疼的,身軀不由僵硬起來。
看著嫂子苗李氏離去的背影,王緗雲悽然一笑,柔聲勸道:“不管咋樣,好歹認了草,大過年的,高興點,讓娃們看見不好。”
苗青山耷拉了頭拉著很重的鼻音“嗯”了聲……
很快五個一模一樣面做成魚的形狀上了籠蒸,緩過情緒的苗青山看鍋裡冒出的蒸氣,用手抹了把臉,心酸道:“鍋我燒,你看娃去。”
“這麼長時間沒在家,娃們都想你,你去看娃,再說你個大男人呆灶房像個啥。”王緗雲說著把丈夫青山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