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部分(第2/5 頁)
法再用。
齊御風心道,我的長白劍與倚天劍何等鋒銳,怎麼這人揮舞一條大氅就能攔住?
卻見那黃衣女子,秀眉微蹙,一言不發,她目光盯視著來人,似乎心中也存著疑問,當即左手捏個劍訣,右手劍斜刺敵,與那喇嘛戰在一起。
她左手劍倏地遞出,快如電閃,向那喇嘛面門刺了過去,那喇嘛手中也無合適的兵刃,只能舉起大氅,運足了內力相迎。
兩廂一交戰,他只覺得肩頭一痛,隨後身形一閃,急忙後退,一回頭,卻見自己左肩頭之上,早已經中了一劍,以他之能,卻也也沒看出這一劍是怎生刺的,只是料想這一招乃右手劍所發,繞過了自己的防禦。
當即這喇嘛吃了一驚,心說看到方才交手,覺得這女子劍術固然精奇,但自己還有希望能擋上一擋,怎麼眼下下場。卻全然瞧不清她雙劍的來勢去路,如此對敵法定非敗不可。想到此處,心下不由得怯了。
他方欲張口說話。卻見那黃衣女子腳步微動,向左踏出兩步,他跟著身形一轉,卻只覺得右肩一痛,一驚之下微微回頭,但見肩袍袖已被劍鋒劃去了一片,鮮血涔涔而下。
這黃衫女子這一劍如何刺他,旁人仍然莫名其妙,劍法精妙迅疾到了這等地步。來去無蹤,就連中劍之人連如何受傷都弄不清楚,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他連中兩劍,心下惱怒,危急中提氣竄出,繞到令一側方位,卻見那黃衫女子便似沒見,轉過身子,左手抬劍一刺。目光卻瞥向了元順帝的方向。
那元順帝見兩人鬥得厲害,不住哈哈大笑,連聲喝彩,好似自己在看戲一般。而且身邊無數官兵。卻也只是守住了元順帝四周,並不上前對那黃衫女子圍剿。
時到如今,那喇嘛那裡還敢與這黃衫女子放對。眼見他一劍此來,急忙向左一閃。閃出三尺多遠,可誰知那黃衫女子竟如同早已算出了他的方位。左劍不停,變為橫削,右劍卻早已彈了出去,那喇嘛大叫一聲,手中大氅落地,卻原來手腕之上,又已經中了一劍。
這一招更加奇特,那喇嘛直到遍體鱗傷,也沒能看出對手武功來歷,那兩個喇嘛相對一視,目中都露出驚訝之色,其中一名高瘦的喇嘛,張口叫道:“你這女子,劍法不差,我也得領教領教。”聲音清越,卻震得四下鳴響,顯是內力十分深厚。
他一句話說完,揚起手中一條金剛杵,跳下屋頂,他身邊那同伴也是如此,三人並肩與那黃衫女子戰成一團。
這一番爭鬥,登時掀起陣陣狂風,許多站在幾丈之內的兵卒,都立足不住,跌出數丈之遠,先前那幾名大內高手已經死完,此時卻又有十餘人並排站在元順帝面前,為他抵擋風塵,看那些人身形不搖不晃,顯然內功也已頗有根柢,仍是拿椿站住
這三名國師圍攻一個弱流女子,在俠義之士面前,自然不值得一曬,可是眾多百姓卻一個勁的為國師叫好。
但及到後來,但見到這女子雙劍舞起,電閃星飛,有如殘燭明滅,飄然如同劍仙一般,當即都不言不語,生怕得罪了那路神仙下凡。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三位喇嘛,原來在一邊觀敵之時,覺得這女子劍法也就是一般,可是一旦下場,便發覺束手束腳,知道別說單打獨鬥,便是三人聯手,也決計抵擋不了她這般神鬼莫測的劍招,當即齊向後躍,退開丈餘,不約而同的舞動兵刃,護住周身要害。
三人各施生平絕技,將全身護得沒半點空隙,先求己之不可勝、以求敵之可勝。這三大高手一出手便同取守勢,生平實所罕有,但眼見敵手如此之強,若上前搶攻,十九求榮反辱。
他三人只盼能擋上幾招,在她招數之中,瞧出些端倪,便有了取勝之機。
其時皇帝出行的大街,遠比後世的街道寬闊數倍,但見這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