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誰敢一戰?(第1/3 頁)
名甲這種突破極限後二次覺醒的人對於戰爭的影響是巨大的。
哪怕孟嘗都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不是名甲覺醒。
各個技能無論是單體本身還是組合效果,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極大,簡直無可匹敵。
就像是,高階大神帶新人刷低階副本一樣。
當騎兵掠過敵陣之時,凡是敢攔路在孟嘗跟前的,基本都是一斧劈下,眾生平等。
這種無可匹敵的力量是容易讓人著迷的,就連孟嘗自己都沒有發現,他身上逐漸積累的氣勢,有我無敵,一騎當千的氣勢。
想來當年呂布跟著丁原打羌人、鮮卑時配合幷州鐵騎天下無敵的自信,也是這麼一步步培養起來的吧。
叛軍就算圍追堵截,三頭六臂加開山之力,打得是又快又狠。
後方騎兵跟著殺神下凡的先鋒,打嗨了。
被帶著飛的感覺是如此的令人著迷。
五千甲騎在前方殺出一條血路,將叛軍的陣地鑿得稀巴爛,手中的長槍戰刀在敵軍軍陣四周收割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騎兵玩法和特性,你沒辦法和後世重騎兵一樣,直接衝進敵陣裡瘋狂殺戮。
沒有馬鐙和馬鞍固定,就算是甲士的騎術再怎麼了得,落馬的風險也太大。
在這種特殊條件下他們也有自己獨特的用法,照孟嘗的現代化說法就是,刮痧,從側面一層一層切黃油一樣,把一塊肥厚的黃油透過一次次擦邊而過,切成黃油片。
能操練出甲士十分不易,再從甲士中選拔出一支騎兵更是難上加難。
孟嘗倒是知道馬鐙、馬鞍、馬蹄鐵的作用,就算沒做過,只要提出一個思路,這個時代的工匠想要復現技術含量不高的東西,還是可以辦到的。
但北疆的馬匹大多產自崇城和遼東,遠遠不及西周,貿然開發出馬具,要是給西周學了去,崇城以後就沒法好好過日子了。
說起西周,孟嘗也是頗為苦澀,能征善戰的西周在這個世界就如同雄心勃勃的後世大秦,不僅封地的範圍和地域是一樣,就連出函谷關染指中原的想法也是大差不離。
每年沒事欺負一下四夷,滅幾個小國擴張一下地盤。
近年來西周勢力空前膨脹,已經不滿足打小諸侯那一畝三分地的想法,逐漸開始隔著函谷關和佳夢關開始打起崇城北疆的主意。
西周和北疆並不接壤,但西周兩任主君都對崇城非常感興趣。
要知道,此時的崇城非常特殊,因高效成體系的甲士訓練之法,在整個殷商諸侯國聞名遐邇。
惦記北疆,無非就是想獲得更多的戰略資源,要麼你崇侯投靠我,幫我練甲士,要麼你把練兵之法交出來。
為此,西周大將南宮适四年前還偷偷越過了佳夢關,在崇城教訓不聽號令的虯國時,給空虛的崇城老家狠狠來了一下,城頭都差點變換了姬字旗。
這一點都不儒雅,各種影視劇裡,那個溫文爾雅的西伯侯怎麼會如此…如此跳脫。
西岐不是喜歡種地的農夫國嗎,聽老爹講過去的故事怎麼如此兇殘。
就目前西周這找事的節奏,別說北疆打不打你了,殷商怕是都頭大得很。
扯遠了,西周的威脅在未來,崇城暫時考慮不上,眼前的妖魔卻是近在眼前,孟嘗不得不留意的。
在意識到這群“喪屍”兵也能提供祭血、三頭六臂的消耗之後,孟嘗便毫不猶豫的開了技能,最大程度的除惡務盡。
亮眼的表現不僅被交戰雙方的主帥、將士看在眼裡,黑雲中一直現形震懾四方的相柳,也有三顆人頭看了過來,露出饒有興趣的表情。
就像……就像是一群頑童,饒有興趣的看著一窩螞蟻,而這窩螞蟻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