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糜暘獻策(第3/4 頁)
?”
“況且有大王在,縱使前將軍想治罪父親,大王通情達理,勢必不會坐視不理的。
父親何憂之有。”
正所謂當局者迷,糜暘話語剛落,糜芳已經掩面而泣。
從種種往事來看,糜芳對劉備的忠心毋庸置疑,但就是之前他被私怨給一時矇蔽了心智。
人心都是肉長的,更何況要背叛一個追隨了二十多年,如兄如主的人,糜芳心中本來就不好受。
如今被糜暘將往事一件件抖出,糜芳心中的後悔之意幾可填城。
但大錯已經鑄成,糜芳深知他與徐詳相通已經不是一兩日的事,早已經是騎虎難下了。
縱使糜暘今日擒殺了徐詳,徐詳無法回去覆命。
但在之前的聯絡之中,孫權早就知道糜芳已有投降之意,這無疑會十分堅定孫權奇襲荊州的心志,若其出兵了,荊州是守不住的。
看到糜芳掩面而泣的作態,糜暘知道,糜芳這時應該是十分後悔了。
其實糜暘之所以非要阻止糜芳投降東吳,不是他對劉備的忠心有多高,他一個穿越者,能對劉備有啥忠心。
主要是他知道糜芳在投降東吳後,別說在後世被人罵成狗了,就是今世,也深受當世人鄙視,
這其中就包括了吳人。
史書記載,一次,麋芳乘船出行,遇到虞翻的船,麋芳船上的人想要虞翻讓開,向前喊道:“迴避我們將軍的船!”
虞翻則厲聲說:“失去忠心的人,憑什麼侍奉君主?使人失去兩座城池,卻稱將軍,可以嗎?”
麋芳十分慚愧,關上船上的窗讓虞翻先過。
後來虞翻乘車出行,經過麋芳的營地,官吏沒有開門,虞翻的車馬不能透過。
虞翻十分生氣地說:“應該開啟的關閉,應該關閉的開啟,哪有這樣做事的?”
麋芳聽到後,更加羞愧。
由此兩件事可知,糜芳在投降東吳後,生活肯定過得十分不如意。
糜芳都這樣了,他這個在東吳毫無根基的人,在糜芳死後,那肯定是更不濟。
但如果不背叛劉備,一直留在蜀漢的勢力中,憑著糜竺、糜芳兩兄弟往日的功勳,對劉備的恩情,糜芳身為開國元勳二代,那地位必定是槓槓的。
正是出於這種心理,糜暘才不想糜芳投降孫權。
在打破了糜芳的心理防線之後,糜暘知道時候到了,他當即對糜芳建議道,
“父親勿憂,如今東吳尚未發兵,江陵還在我軍手中,一切還來得及。”
這時糜芳已經六神無主,他下意識地問糜暘道,
“子晟有何計策?”
糜暘先問糜芳道,“父親之前與江東聯絡,可有信箋往來乎?”
糜芳聽此搖頭道,“之前為了保證事情不洩露,吾一向都是與徐詳單線聯絡,並無留下什麼信箋往來。”
聽到糜芳這麼說,糜暘瞬間放心。
糜暘說道,“今徐詳定不能放回江東,否則來日吾父子無法向大王解釋,唯有以徐詳之人頭,才能正吾父子之忠貞。”
說完後,糜暘接著說道,
“孫賊想襲我江東勢必已經準備日久,想來發兵就在不久後。”
“時不我待,當務之急,是務必要將這訊息告知前線的關將軍,令其有所防備,速速退兵,回守江陵。”
之前陸遜、呂蒙設下計策,令關羽掉以輕心,調了大批的江陵守軍前往前線。
如今江陵城中兵力空虛,雖說江陵城池堅固,但兵力不足,是個十分大的隱患。
而關羽手中還有數萬大軍,一旦這數萬大軍回援,守住江陵不難。
而後糜暘繼續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