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容易,做稱職的父母很難》(二)(第2/11 頁)
常看到有的父母會用一些子虛烏有的話來恐嚇哭鬧不止的小孩子,或者將這一類話作為拒絕孩子的一些不正當理由的工具。比如,他們會恐嚇哇哇大哭的小孩子:“還哭,再哭大灰狼來了叼走你!”。這種辦法也許有的時候還真能夠將孩子嚇住,使他(她)停止了哭泣,但我認為卻很不可取,因為這不是事實,一個在大馬路上扯開嗓子號哭的小孩子怎麼可能招來大灰狼呢!而且,搞不好還會嚇著孩子,讓他(她)晚上作惡夢的。
還有一些父母,因為小孩子要吃某種食品,而他又不願意給孩子買,就會告訴孩子:“那東西有毒!”;孩子要吃巧克力,就告訴他(她):“那是藥!”。這樣說怎麼可以呢?如果你不想給孩子買那種食品,可以告訴他(她):“那種東西吃了有可能會拉肚子的,咱不吃。”;如果你不想讓孩子多吃巧克力,就告訴他(她):“巧克力吃多了會上火生病的,如果生病了就得上醫院打針。你不願意打針吧,那咱就應該少吃巧克力!”
此外,如果將巧克力說成是“藥”,還有一個潛在的害處,那就是:孩子在以後的日子裡有可能會將真的藥當好吃的東西給吃掉了的!即使你已經告訴他(她)“那是藥”也沒有用,因為你曾經欺騙過他(她),他(她)已經不相信你說的話了!
如果帶孩子在公園玩,時間很長了,但孩子還玩兒不夠不想回家,有的父母不耐煩了就會說:“再不回家我們就不要你啦!”,我認為這樣說也很不科學。試想一下,如果孩子硬是賴著不回家怎麼辦,難道說你們會真得就自顧回家不管他(她)了嗎?事實上,在這種情況下你們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說的。比如,你可以這樣說:“媽媽累啦,你不是很喜歡媽媽嗎?咱們回家吧!”。如果你是這樣說的話,效果會更好的,孩子肯定就乖乖地跟你回家了。
當然,對於大孩子來說,上述子虛烏有的話已經不奏效了,父母親也不再會將其作為殺手鐧來對付他們。但是,他們會徹底忘掉曾經遭受過的矇騙嗎?也許,即使回想起來也只會是一笑而已,但卻很有可能使父母的形象在他們的心裡打那麼一點兒折扣。另一種情況則是,在他們將來做了父母之後,也許還會沿用這種不科學,不負責任的話來欺騙他們自己的孩子。如果是後者,那可真是後患無窮了。
話題18:讓孩子養成守時的好習慣
守時既是一種習慣,但同時又代表了人的一種素質,因此,一個高素質有教養的人必須要有強烈的時間觀念。然而,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對於時間的概念和守時的觀念是不同的。幼小的孩子幾乎沒有時間的概念,他們對於時間的理解往往只是與自身的生活經驗聯絡起來考慮,比如:起床刷牙的時間是早晨,看動畫片的時間是晚上。即使上了小學以後,他們的時間觀念也相當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很差。這就需要父母根據孩子不同生長階段的特點,採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和培養孩子樹立時間觀念,增強守時意識,使他們能夠逐漸養成一種守時、惜時的良好習慣。
工作繁忙的父母親也許會因為自己著急上班,但小孩子卻不能很好地配合而與小孩子發生衝突。偶爾發生一些衝突是難避免的,也不會有多大問題,但如果經常這樣,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被動性人格,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這個方面,我就有做得很不好的時候。在我家女兒很小的時候,愛人正負責一個國家重點專案,老是沒完沒了地出長差,害得我經常一個人帶孩子異常辛苦,難免有情緒很糟糕的時候。記得在一個晴朗夏日的清晨,我照例早早起床,簡單地做好早飯,照顧孩子起床收拾,給她衝好奶粉,試試溫度正好,囑咐她快喝,我自己胡亂扒拉幾口飯,又忙著準備中午的麵糰,泡上需要洗的衣服……
聽到女兒喊我,急忙跑去看,以為她喝完奶了。哪裡想到,她正站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