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5 頁)
並且這一次證據確鑿,事實充分!
於是這熱度的上升,就更加的聲勢浩大起來。
與此同時,趙文迪、謝思捷包括天后冷凌,也一而再的被提及,這導致三人的聲譽在逐漸下降。
冷凌還好,畢竟是撐起一片天的天后,粉絲數以萬計,且地位身份在那裡擺著,在粉絲們中心的辯護下,並沒有被波及多少。
可趙文迪和謝思捷的就不同了。
趙文迪雖說是最近炙手可熱的樂壇新人,且拿到過多項音樂節獎項,風頭正勁,可實際上因為他出道時間不長,粉絲忠誠度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高,不少喜歡趙文迪的人已經開始粉轉黑,唾罵趙文迪嫉妒賢才,小肚雞腸,從烈火男孩時期就栽贓陷害李青,如今更甚,於是紛紛轉而投向了李青陣營的懷抱,可謂損失巨大。
謝思捷則更慘了。
不僅多家報紙揭發與公司聯手欺負李青,還被爆料,稱她的那首《夢想之歌》並不是原創,而是其公司動用資源買下的一首地下歌曲,為了培養謝思捷而把這首歌安排在了她的名下。
一時間,謝思捷的粉絲剛積累一點,正在蓄勢待發,大展宏圖,可隨之而來鋪天蓋地的黑粉,一人一口唾沫就瞬間淹沒了她的粉絲,整個音樂之家,看得到的彷彿到處都是譴責謝思捷的網友。
而在這種連番的抗議譴責當中,抵制《音樂之星》的浪潮,也逐漸壯大了起來。
這不僅僅是體現在網路上,在現實中也有不少《新娛樂週報》等報紙的觀眾,受到了“挺李派”報業的影響,對《音樂之星》有一種倒胃口的感覺。
既然不公正,不公平,不公開,不透明,那麼開辦這樣一個所謂的平民選秀節目,又有什麼意義?
拿觀眾當猴耍?
憤怒的觀眾開始聯合起來,抵制這檔所謂的選秀節目。
在這股浪潮中,學生黨的力量功不可沒,各大校園,不管是大學還是中學,都有為數眾多的《音樂之星》的觀眾,原本對《音樂之星》不感興趣的人,在聽說了這件事後對這種節目更加嗤之以鼻。
而原本就是《音樂之星》忠實觀眾的人,對這種暗箱操作的手法表示惋惜和憤懣,在有關媒體的校園調查中,超過半數以上的學生表示不會看也不想再繼續看《音樂之星》這類的節目。
不過不管網路上,還是現實中怎麼吵鬧,《音樂之星》似乎都不在意。
它穩坐泰山之巔,任你東西南北風,它自巋然不動,連一個公開回應都沒有。
這股淡定讓李青頗為佩服。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後世那麼多案例證明了類似事件後果的嚴重性,就算如今的網路不發達,就算您老是皇城根腳下的電視臺,可您這也太任性了吧。
哪怕稍微回應一下,可能都會挽回一些損失……
京城衛視這毫不在意的態度,像是一個大寫的“嘲笑”,漸漸地引起了眾多觀眾的憤怒,而這股憤怒,也在不久後變成了有力的回擊。
當週週末,《音樂之星》照常開播。
京城衛視收視率監測臺前,氣氛壓抑的可怕。
員工們都有點面面相覷,看著組長小心翼翼的跟臺長彙報收視率實時檢測結果。
嘭!
一聲巨響。
鄭臺長一拳打在了旁邊工作椅上,雙眼瞪得通紅,嘴皮顫抖,胸口不斷的起伏,壓抑著憤怒,低沉著聲音問:“你說多少?”
那名組長艱難的指了指實時收視資料圖,嚥了口唾沫:“總體在10%和14%之間……平均收視率不到12%……”
“12?12!還不到12!?”
鄭臺長眼睛瞪的滾圓,一臉不可置信:“怎麼可能,怎麼可能下滑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