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他們離開了(第2/3 頁)
接著,劉兵又告知我,小波去接防疫物資的車了。因為最近又有封城的訊息傳來,這個訊息就像一顆重磅炸彈,在熟食店內炸開。聽說要封城,整個熟食店的氣氛變得沉重起來。小波是個熱心腸的人,他聽到這個訊息後,毫不猶豫地去接防疫物資的車,他希望能夠為店裡、為這個小縣城做些什麼。可是,封城對於這個小小的熟食店來說,意味著生意會更加難做。我和劉兵聽到這個訊息後,都陷入了深深的對未來的擔憂之中。我們知道,一旦封城,顧客會變得更少,食材的供應可能會受到限制,各種成本卻不會減少,這對於原本就經營困難的熟食店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封城訊息傳出後,我和劉兵望向門外的東風街。街道兩側的店鋪呈現出一種荒誕的景象:老馬面館貼出了“暫停營業”的告示,那曾經熱鬧的麵館,如今大門緊閉,往日瀰漫在空氣中的面香也消失不見。而隔壁的手機維修店卻支起了“代購蔬菜”的紙牌。這鮮明的對比,反映出了疫情下人們生活的巨大變化。在這個特殊時期,原本的行業界限變得模糊,大家都在為了生存而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經營方式。這時,一位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拖著大喇叭走過,喇叭裡傳出關於疫情防控的通知聲。積雪未化的路面被車轍劃破,那些車轍就像生活在疫情下被打亂的軌跡,這一景象彷彿是疫情下生活的縮影。我和劉兵看著這一幕,心中五味雜陳,我們對自己熟食店的未來充滿了迷茫與擔憂,不知道在這個動盪的時期,熟食店該何去何從。
日子在疫情的籠罩下緩緩前行,終於迎來了解封之日,那天正好是驚蟄。驚蟄,本應是一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節氣,萬物復甦,大地回春。但對於熟食店的人們來說,並沒有喜悅可言。
小青手握陽性確診單,縮在庫房角落。庫房裡瀰漫著一股刺鼻的氣味,那是消毒水味和滷肉冷卻後的腥膩味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她懷孕三個月了,這個訊息如同大山般壓在她的心頭。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無助,她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感染的,也許是在一次外出採購食材的時候,也許是在與某個顧客不經意的接觸中。她更擔心孩子和自己的健康,原本美好的憧憬就像泡沫一樣破滅了。她曾經想象著自己懷著寶寶,看著熟食店生意興隆,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現在,這一切都變得遙不可及,她感覺自己被世界拋棄了,孤獨地承受著這份痛苦。
就在小青痛苦之際,小波氣呼呼地衝進店。他的臉漲得通紅,眼睛裡充滿了憤怒和委屈。他把蓋著紅章的罰單檔案拍在案板上,這個月已經是第三張罰單了。罰單上的理由是防疫期間違規營業,他覺得很冤枉。他指著“未按規定佩戴N95口罩”的處罰項越說越氣,聲音在店內迴盪著。他覺得自己在疫情期間已經很努力地遵守規定了,但是還是被處罰。最後,他抓起笤帚砸向牆角印著“同心抗疫”字樣的二十箱隔離餐飯盒。那些飯盒曾經在封控期幫助他們熬過了艱難的日子,如今卻像詛咒般堆滿半個店面。我默默地把飯盒碼齊,我的動作緩慢而沉重,我理解小波的憤怒,也知道這個罰單對於熟食店來說是又一個沉重的打擊。
這時,劉兵掀開後廚布簾說東關小學的團餐訂單取消了。這個訊息如同冷水澆頭,讓大家原本就沉重的心情更加低落。東關小學的團餐訂單一直是熟食店重要的收入來源,它的取消意味著熟食店的經濟狀況將更加嚴峻。大家陷入了沉默,這種沉默就像一塊巨石,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每一個人都在思考著熟食店的未來,但是卻找不到出路,我們的處境愈發艱難,就像在黑暗的深淵中不斷下沉。
到了五月,夜晚微風帶著沙棗花香湧進店鋪。沙棗花的香味本應給人帶來愉悅的感覺,但在熟食店內,卻無法驅散那壓抑的氛圍。
小青在清點最後一批庫存時,看到收銀機吐出的流水單數字觸目驚心。日均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