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第1/2 頁)
谷奕鎖著眉仔細瞧,最後搖搖頭,表示自己真的不認識。
院長媽媽沒有急著告訴她,又將手指移到一個大概十八歲的男孩身上,問道:
&ldo;這個男孩,你認識嗎?&rdo;
谷奕再次搖頭。
&ldo;那麼,這個修女,你認識嗎?&rdo;她指著一個懷中抱著一個兩三歲小女孩的年輕修女,問道。
這一次,谷奕仔細辨認之後,輕舒一口氣,問道:
&ldo;是你嗎?&rdo;
&ldo;答對了,孩子。&rdo;院長媽媽和藹地說道。她也不收回相簿,只是語速輕緩地開始敘述起來:
&ldo;那一年是我到達聖瑪利亞修道院的第一年,顛沛流離整整兩年的我被當時的院長媽媽收留,發願後成為了修女。當年正值晉冀魯豫一帶遭遇百年難得一遇的蝗災,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逃難到帝都求生,修道院那一年便收留了許多無家可歸的孤兒,這些孩子,都是當年遭難的孩子。
我方才第一個指的女子,名字叫做劉慧文。對,沒錯,就是後來的帝國第一位女首相。那個時期修道院也相當困難,想要救濟那麼多孤兒,沒有財力是做不到的。當時慷慨解囊資助修道院的便是劉慧文。劉慧文比我大十歲,當年我正好二十歲,而她已經三十歲了。她是一個傳奇的女子,一生未婚,奔走在慈善和女權事業中。成為首相,也是為了能夠將慈善事業和女權事業更加推廣起來。她生在沒落的貴族世家,雖說從小生活比不上那些大貴族,也算是衣食無憂,她受過良好的教育,自幼堅強果敢,敢想敢做,乃是數一數二的女中豪傑。她一介女流,憑藉自己的才華和能力下海經商,帶動整個家族重新興旺起來。她三十歲那年,已經是全帝國第一的女富豪,比許多男性富豪都有財力。她應該算是我的大恩人,因為就算修道院收留我,如果沒有她,我一樣要餓死。我們是莫逆之交,她不僅是我的恩人,還是我的老師,更是我最崇拜的人。&rdo;院長媽媽說這話時,雖然語氣平靜,面容依舊和藹,但谷奕卻在她眼中看到了不一樣的光彩,顯然這麼多年過去了,那個女子依舊深深印在她的心中。
&ldo;第二個指的男孩,名字叫做董成。哦,這麼說你可能不明白,因為你所熟知的名字應當是董玉成。相信你該知道的,董玉成9歲的時候,有一段不可思議的經歷,這次經歷使他成為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便被送到了修道院來由我們撫養。他在修道院整整呆了9年的時間,拍照的那一年他18歲,剛剛參加完高考,已經以優異的成績被帝都國立大學錄取了。拍照的時候他已經搬出修道院了,這是他和我們唯一的一張合影。
董玉成的學費也是劉慧文出的,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劉慧文一直在接濟董玉成,幫助他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研究員成為大科學家。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理想,為了這個理想,他們在幾十年間一直在不懈地奮鬥。直到一個成為大科學家,一個成為女首相,距離實現理想只有一步之遙,卻功虧一簣。&rdo;院長媽媽以極為平和地語調敘述著,往事如煙,何須再提。即便再提,也無須嗟嘆。或許這便是院長媽媽的心思吧,谷奕猜想。
&ldo;所以,你便接手了那個未能完成的理想,並將它實現到如今這一步?&rdo;谷奕冷冷地問道。
&ldo;不,你錯了,並非是我繼承了他們的理想,而是從一開始他們與我就有著極為相近的理想,我們的道路是重疊的。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先頭兵,為我看清道路,探明方向,清理障礙,我能走到如今這一步,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對此,我很感激。而我如今所做的一切,他們若是在泉下有知,也會十分感激。感恩是人性的光輝,我等信奉主之輩,自不敢忘卻。主的恩賜,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