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山河不老,長歌當哭(第1/2 頁)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月兔空搗藥,扶桑已成薪。白骨寂無言,青松豈知春。前後更嘆息,浮榮安足珍?
帶著白髮與皺紋,帶著美酒和詩篇,六十二歲的李白來到馬嵬驛,祭奠故人。
二帝同崩,舉國哀喪。
他卻沒有前往長安,沒有去往皇陵,而是來到這馬嵬驛,坐在黃山宮的榆樹下,舉杯痛飲。
一別經年,伊人不在,而年逾花甲的他,也再不復當年——回想別後這些年,可謂恍然如夢,一言難盡。
那一年,他被賜金放還,離開長安的他一路向東,又到洛陽。
對他而言,驪山的牡丹再好,終究開不過洛陽。
不過,等他趕到洛陽,牡丹花期已過,好在,在一間小小的酒肆,他遇到了一位失意的仰慕者——科舉落榜的杜甫。
同為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儘管杜甫出身名門,才華橫溢,卻因為丞相李林甫把持科考、嫉賢妒能,以致屢試不第,心灰意冷,困守洛城。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這一年,李白四十三歲,杜甫三十二歲,一個名動天下,一個籍籍無名,兩人卻一見如故,把酒言歡,自此結下不解之緣。
此後,兩人多次相約,或遊汴梁,或遊東魯,或登吹臺,或入酒肆,或評文論詩,或縱談時勢,知交之情不斷加深。
只是,烽煙驟起,安史叛亂,洛陽失陷,戰火連天——他們被時代的洪流裹挾著,衝散在茫茫人海……
李白本準備安置好妻女之後,就去長安報國殺敵,沒想到不等他趕到長安,就聽聞皇帝西逃奔蜀……
河山破碎,群龍無首,烽火不息,面對這般天下亂局,為國憂心的李白頗感失望,只得沿長江西上,入廬山隱居避難。
等到了廬山,他才聽聞,楊貴妃竟然在馬嵬驛兵變中香消玉殞……
以紅顏換太平——震驚、心痛,讓李白心中充滿憤懣。
他不能去怨皇帝,也不能去恨三軍,只能把全部的恨意投在叛軍身上……
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
適逢永王李璘三次遣使聘請,李白下山入幕,投身永王,等待安定六合,一掃胡塵的機會。
沒想到,命運和他開了個玩笑——永王的志向,不在平叛,而在奪嫡。
身陷皇子爭權奪利的漩渦之中,隨著永王水師的覆滅,李白的政治抱負也隨之幻滅——永王被定叛亂,李白背上了附逆之罪,身陷囹圄。
好在他盛名在外,交友甚廣,各路友人多方奔走相救,已屆暮年的李白這才得免死罪,改為流徙夜郎。
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
雖然隔年李白就幸運的遇到大赦,只可惜長期顛沛流離,西南煙瘴之地,即便恢復了自由,也已百病纏身,只能投奔祖叔,棲身養病。
只是,當他驚聞國喪,深感時日無多的李白,再也躺不住了。
拖著病體,李白輾轉來到馬嵬驛,這個當初貴妃身死魂斷的地方。
他一直都想來祭奠,卻一直輾轉流離,如今他知道再不來,就沒有時間了。
可他還是來晚了。
貴妃的墓冢已無處尋覓,除了黃山宮裡太上皇種下的那棵槐樹,他再無法尋到貴妃的一絲訊息……
從小道士的口中,李白聽說了兵變那夜的詳情。
當聽到貴妃曾有機會逃離,卻還是決然赴死,引雷自盡的時候,李白瞬間確定,玉環真的就是他的牡丹姐姐。
可是,一切都來不及了。風蕭蕭兮秋水寒,美人一去兮不復還。
孤巢月冷,寒鴉悽清,秋月如鏡,望月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