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楚王府(第2/3 頁)
太尉周德謀反被宇文氏領軍平定,楊泰被廢囚於幽巷,可修建了大半的楚王府並未停工,而是一直建了下去,直到一年前方才徹底完工。
楊宸剛剛走到府門之前,跪在王府前的數十人便齊齊在跪在地上問安:
“參見楚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都起身吧”
“謝殿下”
在為首的年老宦官帶路之下,楊宸步入王府大門,心底不禁想來:“所以父皇三年來一直留著這楚王府是早就有了今日的安排?”
忽而覺得自己從就藩一路南下得倉促得極其蹊蹺,他這位未加冠就封王的藩王,好像一直被人推著在走。
走進院子,這是和當年長安城內楚王府一樣的佈局。見到這好像從長安城裡搬過來一般的楚王府,從前的點點回憶就湧上了楊宸的心頭:
“當年皇叔每逢出征得勝還朝,父皇總會領著我們幾個小的去給皇叔道賀,皇叔總會從戰場上帶點新奇的小玩意給我們做禮物,還常常告訴我們騎馬當如何省力又坐得穩當,弓箭要怎麼拉才能百發百中......”
想來要是一直像從前那般,有皇祖父和皇祖母的疼愛,父子相敬,叔侄相親,兄弟和睦該有多好,卻忘了百姓和史冊裡說的:最不該有人情的就是帝王家。
這韓芳走在前面引路,一句未曾多言,也不曾向後多瞟一眼,知道楊宸一身乏累,這年紀明明已經大了卻還是健步如飛。
宮裡的規矩: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說的不說,不該看的不看。即使守在這裡五年了,這位年老宦官一刻都未敢忘記過。
“本王沐浴更衣後先睡一會兒,若有人來訪,一概不見。再派人去和大人那裡說一聲,本王今夜要去一趟巡守衙門”
楊宸徑直走進名為“聽雲軒”的院子,和長安如出一轍的王府,他們可是從小就轉得不耐煩的。如今走進卻是格外的不同。
“諾!”韓芳面色沉靜,重重一諾。隨即,雙手一揮,讓幾位候在門外的女婢進去伺候楊宸沐浴。
這邊,和珅剛剛回到巡守衙門坐在“明鏡高懸”的匾下,喜笑顏開,甚至如今南詔圍城,他根本就不曾慌亂,根本不信有蕭綱在這裡詔蠻子真的能破了此城。他甚至懷疑,這蕭綱有誘敵深入之嫌,畢竟當初的楚王百戰之軍裡都能立足的人,不至於如此廢拉不堪讓一個女子弄得顏面盡喪。
但這多事之地,武將的話比文官還是要有分量幾分。悍匪山下,誰拳頭硬就聽誰的,陽明城巡守,可是管著兩州四關的第一文官,居然被蕭綱個四品武將給氣到。和珅每每想來此處,就火氣四溢。
從聽聞皇子就藩,到派人去查一查這位七皇子的底細,心思總比別人要多一竅的和大人總感覺天子的疏遠,對皇子來說就不一定是真的壞事。若是真的不喜,大可打發去做個太平王爺就是,怎麼會派到此地來領軍做塞王。
畢竟天下四衛就這定南一衛尚無藩王,可長樂宮裡還有一位頗得陛下疼愛的九皇子。
楊宸沐浴之後,躺在那用理關巨木雕成的湘竹軟塌之上,浮想聯翩。四目之下和記憶里長安城的楚王府這就如出一轍,睡椅,床鋪,書桌,櫃子的位置都一模一樣。
除了那扇屏風,畢竟長安城裡那扇屏風是楊泰親手所繪,甚至瞧都不讓他們瞧上一眼。
這有一柄劍?
楊宸走進過去,這是長雷劍,廣武帝開國以後很少親自領兵,楊泰第一次隨鄧彥大將軍出征用的就是這柄長雷劍。同樣是十五歲的楚王,楊泰已經開始領兵征戰,平定天下,立下潑天的軍功,而楊宸若不是這次南境四夷進犯,西南不穩,不知還要到何時才能封王就藩。
這一路南下,他心裡早早地就明白自己這次的目的,無功無過才是上佳。若第一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