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中產階級的體面(第1/4 頁)
香江的冬天真的很舒服,沒有肆虐的寒風,也不用穿上厚重的大衣或者羽絨服。
陳立安還挺想在這裡過個冬的,但是現在卻必須要回京城一趟才行。
和他同行的還有姬法,兩個人要回京城把陳立安之前溝通的那些藝術家們一起帶到香江來。
順帶著把他們的作品都帶來香江,藝術空間要提前開業了。
陳立安覺得這樣挺倉促的,原本的計劃是等到九七再開始的,但是現在出了點意外,時機更好。
從深城回京城的飛機上,陳立安翻著姬法和程淑芬連夜做出來的計劃書。
這兩個女人在一起合作真的再合適不過了,計劃書做的很完美,不過能不能成功就要看具體落實的情況了。
陳立安和姬法回京城聯絡內地的藝術家,程淑芬則在香江開始造勢。
和程淑芬一起的還有隻會炒樓的王祖嫻,她這會還挺擔心程淑芬的宣傳計劃會不會有效果呢。
“淑芬姐,真主動爆出這些訊息嗎?人家會不會不承認啊。”王祖嫻有些擔憂地問道。
程淑芬笑著說道:“大劉想要收藏陳立安的作品是事實,他自己投資了那麼多的藝術品獲利超過十幾倍以上也是事實,他為什麼不承認。”
程淑芬說完之後,也不再和王祖嫻解釋那麼多,直接開始聯絡媒體進行炒作藝術品投資。
無論是財經雜誌還是八卦雜誌都同步進行,其中還在八卦雜誌中詳細介紹了陳立安。
重點介紹的是陳立安的藝術品在兩年的時間裡從五千美元一路漲到三百萬美元!
六百倍的漲幅!多誇張啊!
正經一點的財經雜誌則是在吹噓藝術品投資市場的欣欣向榮,國外很多的富豪都在投資藝術品,香江最具話題性的富豪大劉也透過藝術品投資獲利上億港幣。
一些名人雜誌也開始吹噓哪些豪門都會主動收藏也藝術品,藝術也是上流社會社交的必學課和門檻。
這樣的例子大多是特例中的特例,不過足夠有噱頭,鋪天蓋地的宣傳之下還是很有效果的。
最起碼很多渴望躋身上流社會的中產階級心裡很心動,大多數的中產本身就是高學歷的精英人才,對藝術並不陌生。
最主要的是中產階級可能是社會中最有自信的一撥人,他們大多依靠自身成為中產,有一種自命不凡的精神在裡面。
這樣的人群對於藝術品投資是很有興趣的,一是要區分開自己和普通人的,二是要透過一定的形式和手段來彰顯自己的階級性。
買樓買車消費太高,存款又不能天天拿出來當做談資,能作為日常炫耀的東西除了奢侈品也沒有太多的選擇。
但是奢侈品不保值甚至買回來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貶值了,而且聊得多了還會被誤會成暴發戶。
相較於藝術品就好的多,價格不會很貴,具有投資屬性,當做談資也會很有格調和內涵。
對於這樣的精英階層,最後一點很重要。
用英國佬的話來說這是屬於中產階級的體面。
人在一定的階段都會用各種東西來維持自己所在階級的體面。
這樣的宣傳是持久的,無聲無息地在各種中產階級能夠接觸到的地方出現。
中產階級喜歡的電視節目,喜歡看的雜誌,經常出入的場所都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不斷出現藝術品投資這種詞彙。
也會有很多的人會特意在圈子裡開始談論這個話題。
陳立安不知道這樣的宣傳會不會起到效果,但是想來應該能夠吸引到一部分人的。
在京城下飛機之後,陳立安和姬法就忙碌起來了,姬法負責去收藝術品,陳立安則負責和這些藝術家們談藝術談藝術家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