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過江不容易(第2/2 頁)
好嘛!
跑到江北,朝廷上下就能睡安穩了,最近二賊在京畿重地攪動風雲,很多高層已經在抱怨他處理魯莽了,跟二賊有關聯的幾家士族也在鬧。宮裡面傳出訊息,官家聽說二賊能打,甚至起了招安的心思。
如果他們真跑到北方去跟金兵打,自取滅亡,那就是天助他秦檜。於是他下令留都(南京)、金壇一帶嚴防死守,並往那邊調兵增援。經過兩次大敗後,現在官兵也都不敢再去撩撥高王二人了,能守住城池就是大功。
而現在高王二人已經到了丹陽鎮附近。從茅山到他們計劃渡江的馬鞍山附近的江邊,其實才五十多公里。
如果僅僅是護衛隊,高全有把握一天走到,但如今有這麼多老百姓,特別是婦女兒童,他們一天走五十里路已經接近極限,再多走就會有不少人掉隊。
還有個問題就是大車。大車的木輪很容易損壞,一旦壞了,大車就只能推到路邊去。倒也不會暴露行蹤,因為周圍的村民撿了去,是堅決不會說的。大車在當時也是寶貴資產,相當於後世的大貨車。憑本事撿的大貨車,斷然沒有交出去的道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他們走得急,大車損壞得更多。高全估計,到江邊後,大部分大車就要丟棄了,因為他們很可能沒有那麼多大船可用。他更看重那些江州獨輪車,那些車更輕便,婦女兒童也可以坐在上面。
下午五點左右,到了丹陽鎮附近紮營後,丹陽鎮如臨大敵,因為那時候官軍經常比土匪更可怕。這時候張河又發揮了作用,他利用自己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冒充一個都頭,去跟丹陽鎮交涉。
那邊很爽快地答應了提供給養,特別是木頭車輪,也不要錢,還送了五百貫,條件只有一個:軍隊不進鎮子。王有志發現自己帶了那麼多錢,居然一路上沒怎麼花出去。欣慰之餘,他也知道到了江北,真正的考驗才開始。
第二天天剛亮,抗金軍就拔蓋起營,直奔採石磯而去。那裡是附近最大的渡口。高全估計那裡就算有駐軍並識破了自己的行蹤,也不是自己的對手。而且官軍的主要責任是守住渡口的軍寨,如果自己表現出就是要過江,他們應該不會拼命阻攔,當然前提是認識到自己不是對手。
從丹陽鎮到採石磯大概二十公里,他們走官道,速度很快,走了大概兩個時辰,不到中午就快到了。高全一邊下令修整吃飯,一邊派張河和王大志繼續冒充都頭,拿了他用繳獲軍都虞候的大印偽造的公文,去採石磯的牛渚渡口觀察情況並安排船隻。
張河和王大志帶了一個排的護衛隊員,如狼似虎衝進渡口,發現確實有駐軍,不過也就一個都。這邊都屬於太平軍州,駐軍說是一個都,其實只有六十多個人。一個年輕的副都頭看到一大幫軍士衝了進來,趕緊迎上去。
張河厲聲喝道:“奉樞密相公令,大軍北上淮北換防,爾等誰是都頭?速速安排船隻。”
那個副都頭連連點頭稱是,但又索要公文。張河掏出公文,在他面前一晃:“看到軍都虞候的大印了嗎?可是假的?”
那副都頭說:“大印倒像是真的,不過既然是換防公文,如何是軍都虞候的大印?”
:()南宋北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