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刺殺(第1/2 頁)
少府監買了阜康新織機的事很快就傳到了織造行會這裡,一干人又湊在一起商量。幾個行會的頭面人物手裡捻著兩貫八買來的阜康商號的一匹絹,以前他們是懶得看也不願看,現在當成寶貝一樣,仔細研究。
半晌顧副行首,抬起頭來,居然滿眼是淚水:“我們誰家也織不出這等密實結實的絹來。看來真是用了不一樣的工藝,真的是不一樣的織機。聽少府監的人說,以前兩個人看一架織機,現在一個人就能看一架。一天能織接近一百匹絹。世間居然有這樣的神器。可笑我們以前還覺他的織機就算再好,也頂多一天五六匹。咱們一敗塗地啊~~”他直接哭上了。其實王有志賣給少府監的還是簡版的,如果是全版而且用水力驅動,一天可以織至少一百五十匹絹。
其他幾個人面面相覷,眼裡都出現了極大的恐懼。一天一百匹啊,這是什麼概念?他們最熟練的大工,一天也才能織三匹絹。這種織機推廣開來,他們現在十幾貫一架買來的織機就都成了柴火,幾代人積累下來的家業,頃刻就要化為烏有。王有志必須死,他的織機必須砸爛。
但目前也有個問題,王有志並沒有在臨安城裡加工絲綢,而是在臨安縣的鄉下。王有志在臨安縣是參加了織造行會的,而且他本人就是臨安縣織造行會的行首。他們沒法限制臨安縣使用新織機。雖然以前有人改進織機後,被抓到行會會所打死,官府也只罰了點錢,沒有怎麼追究。但那是在臨安城裡,如果說他們跑到臨安縣去抓王有志,或者說現在就去兄弟解庫去抓王有志,那是做不到的。王有志的武力,大家瞭解,土匪都奈何不了他,行會如何能行? 至於織機,綾錦院都已經用上了,他們長了幾個膽子,敢去砸綾錦院,那不是造反嗎?
行會這幾個核心人物都看向王老員外,只見他咬著牙,兩腮高高隆起,眼裡兇光四射,沉吟了一會兒說:“ 我們明天去找他談判。如果談不攏,真的就糾結起上千人,衝進兄弟解庫把他打死算了。法不責眾!真要追究,找幾個苦力頂罪。 ”
一個富商眼睛眯著,陰狠地說:“不要那麼麻煩。我有個辦法,不過要六千貫。這錢不能我出,必須要走行會公賬。”
王老員外說:“你的意思是”
那個表情猙獰的富商張掌櫃點點頭:“我那個本家。”
大家都知道他說的是誰了——張河!他一直是王有志的死對頭,現在王有志把對他的懸賞提高到五千貫,所以他對找到他的張掌櫃提出,行會刺殺王有志的單子得要六千貫。買兇殺人動靜小,衝兄弟解庫,肯定會有傷亡,而且是重罪!事後吳益和王繼先和幾大家一定會追究,肯定會讓他們把這次霸盤的損失都賠上,那可是大幾十萬貫啊。
根據他們派的眼線彙報,王有志的生活很有規律。他白天都在兄弟解庫,晚上去翠樓。兄弟解庫現在已經成了個堡壘,院牆上還修了好幾個箭樓,牆也加高了,牆頭上還插了碎瓷片和又厚又長的竹籤。傳說兄弟解庫裡面還有很多暗道機關,以防止搶劫,方便逃跑。
翠樓是不敢動的,後面有吳家為首的多家權貴,而且護院也不少,裡面每晚都有不少達官貴人在裡面尋歡作樂,行會萬萬不敢跟那麼多大官作對。只有王有志去翠樓的路上最方便下手。
張掌櫃的意思,事不宜遲,今晚就下手,他馬上就去聯絡張河。張河已經在等著了,一拿到一半的頭款就動手,只是這六千貫要行會出。幾個核心人物一商量,覺得只要能殺了王有志,六千貫也划算。圍攻兄弟解庫要擔鬧市搶劫的罪名,死傷的撫卹和湯藥費,找人頂罪的錢,怎麼也不止六千貫。
其實張河等人已經躲在張掌櫃找的一個偏僻小房子裡很多天了,這個房子在一個位於兄弟解庫和翠樓之間的小巷裡。他們準備在王有志經過的時候,先放箭再跳出去結果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