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第1/5 頁)
大家懂的,請明天訂閱。
“每一場成長都是兇殺案。”
這是印在《狗十三海報上的一句話。
看到這句話,我想起2015年的國產片《黑處有什麼,與《狗十三一樣,它也講述了一個女孩痛苦的成長故事。
有趣的是,《黑處有什麼把女孩的成長故事和一起連環殺人案並置,以謀殺的殘忍來映襯成長的殘酷。
這種並置很有意思,使得肉與靈的消滅互為映象。
到了《狗十三中,導演曹保平選擇了另一種對位映象的方式,即“人與狗”。
這種對位方式,肯洛奇在其名片《小孩與鷹裡早有示範。
片中的小孩與鷹看似是豢養關係,實際上小孩就是待飛的鷹,而鷹就是未老先衰的小孩。
只不過肯洛奇將焦點對準社會結構的不公,而曹保平探討的是中國式家庭以溫情之名對孩子行戕害之實。
從這個意義上講,《狗十三還有另一個名字《女孩與狗。
片中的狗,就是女孩的另一個分身。
在面對狗所象徵的“自我”的丟失時,這個女孩做了最後一番徒勞的掙扎。最終,她徹底失敗了。而對大人們來說,她只是順利長大了。
影片中的女孩名叫李玩,與堂堂和高放相比,她有著遠超過同齡人的成熟。
她愛看《鏘鏘三人行,愛聽搖滾樂,愛讀霍金的《時間簡史……
在堂堂和高放一個用買醉來告別、一個用紋身來銘刻他們的幼稚愛情時,李玩看似攪在其中,其實始終是個局外人。
導演曹保平也運用了大量的淺焦鏡頭,來營造李玩與周圍空間的疏離感。
這個獨立的女孩不可能像堂堂那樣,早早便熟稔成人世界的人情世故,並自願成為默契的“幫兇”。相反,她必然要經歷反抗,並最終以更慘烈的代價接受“長大”,以成就其天真的悲劇性。
影片中的李玩痴迷於物理學,卻在父親脅迫下改報了英語小組。為此,父女倆鬧得很不愉快,於是父親送給他一條狗作為補償。
李玩給狗起名“愛因斯坦”,以此重申自己對物理的熱愛。
由此開始,我們會看到類似的“替代性補償”在影片中接連發生。
先是愛因斯坦不慎走丟,大人們沒有去找,而是試圖用一雙輪滑鞋來補償。
發現無效後,他們又買來一隻相似的狗,並謊稱是愛因斯坦。
最終,勸說無用,父親終於大打出手,用暴力終結了李玩的“任性”,之後又承諾帶她去看天文展覽以示和解。
整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內心真正的缺失一再被大人們漠視。這條漫長的“補償鏈”被一次次偷換概念,漸漸成了一筆還不清的壞賬。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在大人眼裡,孩子從來不是一個獨立的人。他們就像小貓小狗一樣,受委屈了哄哄就好。
但實際上,孩子的成熟度遠高於大人的想象。他們什麼都懂,只是大人們選擇視而不見。
影片中,李玩在經歷了找狗的絕望後,漸漸想通了,並用書中看來的道理勸慰自己:“在這個宇宙之外,一定還有無數個同樣的宇宙,包含我們所有可能性的集合。這樣,沒有完成的事就會在某個宇宙裡被完成,錯誤的選擇也會在某個宇宙裡被糾正。這樣想,心裡就會好受一些了。”
可等待她的是什麼呢?
影片緊接著的一場戲,就是父親對李玩的毒打。
明明一個孩子剛從深淵爬出,看見了一點光亮,大人卻在毫不知情也無心過問的情況下,親手將一切毀滅。
這才是親子鴻溝釀造的最最殘忍的事情。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觀眾會對影片中的大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