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了(暫時)(第2/2 頁)
當初沒有珍惜,現在只能回憶,也許人總是這樣,發生在眼前的時候,不懂得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想讓時光倒流,從新而過。
幾年的時間,房東干一件好事,提前把押金退給歆文,第二天早上,歆文去車站坐車回家,這一天,歆文對這座城市,暫時畫一個句號,上車後給貝貝發一條資訊,就算告別了。
老家變化小,市裡標誌建築沒有變,市裡的汽車增多,馬路兩側堵車很嚴重。
居然回老家了,首先要找工作,母親說:“市裡有服裝廠,和華江在一起上班吧。”歆文和華江性格不一樣,不想和他在一起上班,歆文說:“找找看。”
歆文對市裡不熟悉,剛下學的時候,圍著市裡轉過(安裝防盜門),十幾年的時間,一切都變了,當初的民房變成樓房,當初的空地變成商場。
家裡有一輛電瓶車,歆文騎著電瓶車找工作,製造業不想幹,服務業找不到。在回家的路上發現一個飯店招工,工作要求很簡單,負責端盤子,簡簡單單面試透過。
以前歆文受過很多苦,最近兩年在書店上班,這種工作很難勝任,在沒有找到下家之前,只能將就上班,這裡是他臨時落腳地。
這份工作父母不同意,飯店和其它行業不同,法定節假日很忙,晚上需要加班,回家太晚不安全,歆文說:“我可以住樓啊。”
自從裝修好華江的房子,每年按時繳納物業費,他沒有住過一晚,華江說:“傢俱不全,目前不能住人。”
華江開始刷小聰明,讓歆文花錢,給他買傢俱,現在的歆文智商很高了,這點小聰明瞞不過歆文,歆文說:“居然已經給我買房子了,我住我的房子吧。”
這是歆文臨時落腳地,將就幹活吧,以前歆文做過服務員,他對飯店很熟悉。
為了多賺錢,多攢錢,父母每天都上班,早上五點半去勞務市場找工作。現實已經把父母推上了絕路,年輕的時候,媒人給華江介紹十幾個物件,一個沒有抓住,從此以後開始給歆文介紹。
這個主意說完,華江說:“我沒有意見。”
在說著句話的時候,華江表情很難看,心不服。包括找媒人的時候,把歆文放在首位,媒人說:“你不管華江了。”母親說:“我想換一棵樹澆水。”
歆文在村裡名聲不好,媒人想到的是二手女人(離異),母親說:“我聽一下歆文的意見。”晚上歆文下班,母親把這個結果告訴他,想聽一下他的想法,歆文說:“只要沒有孩子,隨你吧。”
他害怕有負擔,如果是小姑娘還行,長大嫁人,兒子太遭罪,替別人養孩子,結婚生子太累了。
男人和女人離婚選擇不同,如果是一個兒子,父親會要撫養權,如果是女兒,他們不想要。這個女人帶著一個小姑娘,歆文一口拒絕,母親說:“農村人大夥過日子,將就一下吧。”
最後歆文沒有同意,母親開始嘮叨、抱怨,總覺著孩子不聽話、不聽勸,活著太累了。
面對父母的抱怨,歆文選擇逃避,晚上下班不回家,一個人住在樓上無憂無慮,他已經喜歡上了孤獨,沒有比孤獨更好的伴侶。站在樓上看樓下,路燈沒有曾經的城市亮,馬路沒有曾經的城市寬,對這裡失望又沒有辦法拒絕。
以前歆文沒有考慮過這麼多,他看了太多書(外人看來負能量的書,心靈雞湯),三十歲的年齡,瞭解了五六十歲的智商,他的生活只會焦爐,失去應該有的快樂,享受老年人的孤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