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做空長安交易所?(第1/2 頁)
“他們籌錢的金主是哪些人?”
李媃說道:“無論是誰,只要能拿出錢就可以。”
一邊的劉晏說道:“更多的錢,對股票價格影響更加明顯,所以准入的標準會低一些,旨在為了籌備更多,並且裡面可能會遇到一些風險,還需要更多更多的錢來應對。”
“什麼風險?”
“他們大量買入股票,股價上漲,老百姓看到股票上漲,當然願意去購買,等股價上升到一定程度,這些數額巨大的買家會快速賣掉,因為他們數額巨大,當他們賣掉的時候,會對股票的價格產生一定的浮動,股票價格下降,老百姓看到自己手裡的股票價格下降,害怕變得不值錢,於是紛紛售賣。”
劉晏如是說道。
李倓不由得驚訝,劉晏這麼快就理解了股票交易的現象之一?
而且大資金的常規操作他都知道了?
“這些數額巨大的錢,對股票價格未必有影響。”李俶否認道,“畢竟很多人買,錢的數量巨大,不是一兩個數額巨大的錢就能拉下來的。”
“所以才說越多越好,多到全部賣,可以影響到股票價格的下跌。”
“那得多少錢?”
“根據這個商社的所有股票估值來。”李倓說道。
“估值嗎?”李俶嘆了口氣,“就是三郎上次說的商社未來的收入或者股利來算嗎?”
“是的。”
“按照目前大唐物流商社的股價來核算,如果要影響到股價,至少二十萬貫!”
“二十萬貫嗎!”
這已經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額。
二十萬貫,相當於兩億文。
按照大唐吏員一個月一點五貫的薪水,這個吏員不吃不喝要14萬個月才能積攢到。
差不多一萬多年不吃不喝可以有這筆財富。
衙門裡吏員的薪水,是這個時代普通人平均薪水。
至於一戶一百畝之家的農民,按照這個時代的生產力來核算,一個月積攢的糧食價值一貫就已經很不錯了。
這一戶農民之家的收入,而不是一個人的收入。
大唐在李隆基時代,全國一年也就鑄造43萬貫貨幣。
再看看這二十萬貫,相當於天寶年間朝廷印鈔機的一半。
“那便對了,要湊集這樣數額的錢,的確需要很多人。”李俶道,“但湊錢不是簡單的事,別人憑什麼要把錢拿出來?”
“有契約的。”
“萬一籌錢的這個人跑了呢?”
“所以湊錢的這個人,一定出具了官方的文牒。”李倓又道。
“官方文牒?難道是官府的人?”
“不是,可能是商社登記冊,這是官府記錄在案的,是可以查到這個人的,如果他跑了,如此大一筆錢,他要聘請多少人運輸,官府要查到他,並不難。更何況,敢去籌錢的人,本身是很有錢的,且有關係的。”
“原來如此。”李俶若有所思點了點頭,“沒想到朝廷出一個交易所,居然在民間衍生出這些來,我倒是要去查查,有哪些商社是籌錢的。”
幾個人商談之間,下面又傳來聲音:“朝廷向西域遷移五百萬人,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酒樓裡許多人的耳朵都豎起來了。
“西域啊!那地方可是好地方,閃閃發光的寶石隨便撿!”說話的還是剛才那個男子,他穿著一身藍色絲綢,大約二十五六歲的樣子,舉手投足之間頗有幾分腔調。
“開元天寶年間,最富裕的莫過兩京,其次是河北,南方則有揚州和益州。但河北飽受戰亂之苦,京師與河北的貿易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那麼下一個貿易之地是哪裡呢?沒錯!就是西域!從朝廷往西域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