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唱衰言論沒了,自信起來了(第1/2 頁)
招標結束,在互相鞠躬中。 以及彈幕感謝中。 會場也落下了帷幕,記者們記錄下來了最後一個鏡頭。 結束後,胡設計師這邊就聯絡軍方,前往大唐動機械廠,去把倉庫裡那些阻攔索運到北方的港口來。 既然是符合條件的阻攔索,那肯定要儘快拿來測試。 假設完全符合要求,那航母就可以提前出了內海,行駛在外海里、公海里、南海中。 李雲也聯絡了廠子裡的負責人,讓他們進行配合。 這些阻攔索,以後外商不說五十萬美金一根了,哪怕是五百萬美金一根,他也不會賣了! 胡海國設計師心中高興,還邀請了李雲和其他兩個公司的代表,一起進行吃飯。 畢竟,一直壓在心底裡的一件事情,已經將要完成和解決了。 與此同時。 那些新聞記者也行動了起來,開始報道相關的新聞。 眾所周知,網際網路時代,新聞學還是很會博眼球的,故意針對性別報道,又或者是心血來潮拍攝下來,還是很常見的。 在這件事情發生後,各種標題已經出來了。 #震驚,美麗國航母阻攔索,竟然外包了!# #這個小小民企,究竟是什麼來路,已經超過了民企?# #神秘人的一番話,已經引起了航母設計師的注意。# #某某觀察:卡脖子的阻攔索問題,竟然一天就被解決了?# …… 這些新聞什麼角度都有,就是沒有一個,完完整整地把事情的經過和結果說出來。 還是一個叫“永遠青春熱血”的網友,寫了一篇華夏少年新說的雄文。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由則國自由,我說當今之少年不輸過去之少年…… 文章開頭就引用了華夏少年說,完整地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整篇文章的轉發量,短時間內突破了一千萬,瀏覽量更是接近了一個億。 文章裡,先是提到了殲20和航母兩個高科技,研發的時間線以及參與人員。 如今,夏國處在了一個什麼時期。 之後講了李雲是如何在機緣巧合下出現,被工業大摸底選中。 可以看出,作者本身也查了不少資料。 在說到隱形飛機塗料,碳纖維時,還特別說到了大唐多能機械廠的工資及一些管理情況。 李雲的父親老李也有所提及。 當然, 李雲展現出來的思想和覺悟,也成為了作者津津樂道的點。 史詩一樣的國家發展,再配合李雲這個形象的繼任者。 文章傳播度和評論都直接拉滿了。 “原來十幾年過去了,有的時候還以為時間過去了不久。” “一代人的青春。” “感謝各位前輩,夏國崛起!” “撥得雲開見月明,夏國在發展了這麼久後,好像越來越能瞧見強盛的希望。” “還是有不少社會問題出現,但是在軍事的發展上,沒得說。” “怎麼又是李雲小哥,怎麼哪裡都有他?” “哈哈哈,李雲自己也說了,沾了國家發展的光,不得不說,他的言論配得上他的名氣。” “李雲能處,不卑不亢,關鍵時候還能站了出來。” “無論國企還是民企,都是國家的一份子,能結合在一起,一起發揮出作用,看著就高興!” “美麗國臭大了,最丟臉的就是他,用了十分之一不到的價格轉包,還被發現了。” “你以為的卡脖子,是技術領先,實際上的卡脖子,是偷偷轉包不被人發現。” “多少黃皮白心要破防了,笑死了。” “希望李雲這種企業家多來一些些。” “工業大摸底,民企轉軍企,真的可以有。” “突然覺得,一個馬斯克也不算什麼,馬斯克只有一個,我們有很多切切實實的科研人員。” “這種熱度有好處,鼓勵更多的民企,去突破和研究技術,從而產業升級。” “所以,我想問,李雲的耳機和充電寶,工業大摸底成功了嗎?” “不是這一次熱度事件,我都不知道一些技術的發展歷程,看來我要好好查查資料了。” “還是這篇文章好,像那些新聞,只會說最譁眾取寵的部分,缺少詳細的瞭解。” “突然對相關知識內容都感興趣了,有沒有誰知道,在哪裡能找到相關資料。” “第一次瞭解國防,除了閱兵,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