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第1/3 頁)
諸葛亮笑嘆:&ldo;雅樂之相較於新樂,並無高下之分。亮之所以好雅樂,乃取其教化之功,治亂之能。若世無戰亂,百姓溫飽知禮義,強不侵弱,天下大治,則日日歡歌宴舞,奏那鄭衛之聲,又有何不可呢?&rdo;
劉備笑望著諸葛亮,眉眼間滿是暖意。天下太平,河海晏清,乃至一個再也不需尊雅樂,鄙鄭聲的世間,那是一個多麼飄渺虛無的夢想。可有他的孔明在一旁,彷佛就不再遙遠。諸葛亮便是有這樣的堅定信念與絕世才華,要讓這一切都一一實現。那是他們共同的夢想。
此刻壺頭山腳下的百姓,聆聽著馬良的歌聲,片刻後,紛紛相和而歌。沒有多久,便傳到了村寨長老耳中。
鬚髮皆白的蠻族長老拄杖前來吊腳樓下,聆聽了片刻,終於嘆道:&ldo;這是真正的巴人口音。他是從蜀中來的,假不了。這是怎樣一位使者啊!竟然熟悉我族古老的故事,還能吟唱出這樣感人的曲調。&rdo;
他當即遣人飛報蠻王沙摩柯。馬良停止絃歌,放下弦鞀,笑看二位羽林郎。兄弟二人只覺此刻馬良盈盈笑意,耀眼有過於窗外艷陽。
但聞馬良嘆一聲:&ldo;樂竟為章,止戈為武。禮樂可息兵戈,信矣!想良自幼隨尊兄習琴,後亦以瑤琴一曲,初見陛下,得同奏管絃之至,牙曠之調,良…不枉此生!&rdo;
馬良一首蠻語吟唱的《下里巴人》驚動了全寨中的五溪百姓。在蠻兵開啟弔腳樓之門,恭迎馬良三人時,百姓們與長老皆圍了過來,延頸觀看這位特別的漢使。但見漢使一身漢家布衣,雖年輕而氣度豁達,步履整肅,笑意溫和。即使不持節,不捧劍,亦已顯上國氣度。
蠻王沙摩柯聞長老報信,此時早已乘馬前來相迎。他雖生得魁梧雄壯,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不似漢民,然久慕王化,喜好漢朝風俗,遠在馬上望見馬良,不由對左右嘆道:&ldo;真國士也。&rdo;
他來至近前,下得馬來,便上前親熱地握住馬良之手,笑道:&ldo;漢使啊,你不持節,又不捧印。我便不以尋常禮節接待你了。你到我們寨中,就是我的客人。你不會介意吧?&rdo;
兩位羽林郎皆是皺了眉。侍中何等尊貴,大漢國上下,敢這樣直接拉馬良的手的,也就是自家陛下與丞相。就是馬家兄弟當著外人,因敬馬良位尊,也都不敢過於親密。
豈知馬良不以為意,笑道:&ldo;陛下待人,亦不喜拘禮。大王若見陛下,定然投契。&rdo;
沙摩柯仰天大笑:&ldo;哈哈哈…漢使,請!&rdo;
沙摩柯將馬良迎至寨中正廳坐定,出口便笑而詰問:&ldo;馬侍中,為什麼獨自潛行來此?不但忘帶兵馬,連金銀蜀錦也忘了帶了。使得相將軍認不出您為漢使,虧待了您。本王在此,替他表示歉意。&rdo;
兩個羽林郎皆是有些憤憤然,一開口就要金銀蜀錦,實在無禮之至…!
馬良起身,步於室中:&ldo;大王從我要金銀爵賞,可此時非我有求於大王,而是大王有求於我。我是來幫助大王的。&rdo;
沙摩柯一懍,諸蠻將也皆收回了笑意。心想這漢使雖容貌清秀,性情溫和,可不卑不亢,三言兩語間切入正題,竟教人不敢輕侮,不得不認真以對。
&ldo;大王試想,您此時困守此山間小寨,無數子民隨時可淪落為傭兵農奴。再想要過山野間自由自在的日子,怕是不能了。大王今日會落到此地,不就是因為沒有一個優秀的統帥,來協助你團結軍隊?也沒有一個能言善辯的使者,來替你團結各部族的長老?&rdo;
&ldo;這…&rdo;沙摩柯怔然看著馬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