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頁(第1/2 頁)
「如此,應該能取消一部分,若還是取消不了,那就只能等他們百年之後了!」
紀宇澤覺得能這樣就不錯了,以前不知道免稅田這個禍患還好,現在知道了,他真的如鯁在咽,難受的不行。
「唐尚書說的在理,這免稅田只能由士子主動取消,而不是朝廷強製取消,以前秀才十畝免稅田,都是上等田,摺合成銀兩約有十餘兩,不若一個秀才給十兩,外加一石糧食?」吳尚書說道。
「吳尚書說的沒錯,不過各地不同,若是南方,琉國稻一年三季,每季產糧約四石,一石一百文,所以南方士子一年靠這免稅田的確有十餘兩,而北方不同,一般種兩季,產量也稍微低一些,我們可以折中一下,八兩外加一石糧食。」唐林說道。
「唐卿,國庫沒銀了嗎?需要算的如此精細?」
「官家,雖然現在國庫富足,但是要備不時之需,省著點,大寧一府之地,光秀才就有百餘人,大寧有九十九個府,這樣一算,那就能省下兩萬兩。」唐林說道。
紀宇澤恍然,的確雖然一個人減二兩看不出什麼,但這樣算下來,真的是一大筆。
禮部常尚書看著唐林,心想:原來看著是個大方的人,結果變得這麼摳摳搜搜,這戶部怕是有什麼不對吧!
有了思路,幾人一起商量,很快,就將文書、政策制定好了,隨後發往全國。
告示發出後,唐林等幾位官員第一時間就將自己的免稅田取消了。
而唐森和唐寶也寫信來問,得到答覆後,也去了官府取消免稅田,嗯,得到了一筆賞賜還有文書,也算不錯。
承昭元年,這是新帝繼位後的第一年,朝臣商議後,定年號為承昭。
寧朝同之前的朝代不同,君王的年號不可更改,所以年號居然比廟號有名的多。
就像先帝,百姓們稱呼他依然是泰安帝,而不是廟號康桓宗,所以現在的新帝,便會被稱為承昭帝,便於百姓記憶、稱呼。
去年因為泰安帝的身體,那次的鄉試並沒有得到眾人的關注。
但與之相反的是今年的會試,這是承昭元年的第一批進士,毫無疑問,定會被承昭帝重用,所以大多數舉子都匯集於上京,想要參與科舉。
至於恩科,雖然這三年間太學的官員都就任了,但是如果再多一次的話,恐怕進士們就需要多等幾年了,承昭帝思來想去,反正已經減了戶稅,這恩科就去掉了。
而且,今年本就有會試,那麼少個鄉試,也沒什麼大礙。
唐森這次和唐明夫婦一起過來了,也是拖家帶口,在唐明的邀請下,住在了唐府客院,再加上小滿也搬到了自己院子裡,唐府的人氣旺了不少。
而葉楚山也依然住在唐府,唐林見老師年紀越來越大,不想他一人去住葉府。
而且這幾月世家一直在針對唐林,葉楚山也不放心,就直接住下了,那個院子,是當初唐林特意按照老師的喜好收拾出來的,正和老師的心意。
郭姜他們也一樣,那次的事情,唐林將世家得罪了個徹底,現在他們也常駐唐府,外加和唐明夫婦一起回來的人,整個唐府少見的熱鬧。
劉娘子和唐森成親好幾年,生下了三兒一女,感情還算不錯。
來到唐府,就算早有心理準備,但見到這麼大的院落時,還是覺得拘謹,就算知道這是夫君的二哥家也一樣。
孩子們也是這樣,他們自小長在永興府,偶爾去永澤府,但是上京府還從未來過,看到這個大院子,也是滿眼震驚,看著各色東西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