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末大航海 > 第135章 潼關之戰

第135章 潼關之戰(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到古巴比倫建國三國:從打猛虎,救皇后開始我登頂成龍後,女將軍跪求原諒命運冠位指定:冠位虛構史學家四合院:重生獲得超級金手指木葉:宇智波極端?獻上忠誠!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庶子逆襲:蕭逸塵的權謀征途與愛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手握百萬鐵騎,你說朕是反賊?紫鸞記古鐲通時空,假千金嬌養江陽王贏翻了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歷史權臣?什麼?我一個科研人員成皇子了?綜影:當缺德瘋批拿了反派劇本我在明日方舟當暗區聯絡人直男穿進ABO靠裝A升級美貌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明末之我若為王在葉羅麗當美強慘的日子

太原城陷落,阿濟格很快佔領山西全境,隨後兵發陝西,與多鐸形成兩面夾擊之勢。

此刻李自成大順軍依然有二十多萬兵力,但兵力分散。其中有兩萬人在河南,三萬人在荊襄,三萬人在甘肅一帶防備大西軍,還有一萬人在山東,留在陝西大本營的軍隊有十六萬人。

看似人數不少,可至少有一半是新兵和降兵。

西安城,大順的統治中心,這座城池可以用穩固如山來形容,城高十二米,頂部最寬有十四米,可以在城牆上跑騎兵,底部最寬十八米,周長近十四千米。有四座城門,每座城門分為三重,有正樓、箭樓和閘樓。閘樓在最外,作用是升降吊橋。箭樓在中,建築正面和兩側都是射擊孔。最裡面是正樓,它和箭樓之間還有一座甕城,城外是又深又寬的護城河,完全是為了防禦敵人而打造的堅城。

李自成和眾將緊急商議,如何對付清廷的兩路大軍。

李自成看向牛金星和宋獻策,兩人現在地位頗為尷尬,因為在大順在攻下大明京師之前他們的計策都很見效,可自京師敗退後謀劃接連失靈,大順軍屢戰屢敗,就拿山西這個重要屏障來說,牛金星主張讓投降的明朝將領充當主力防禦,結果幾乎全部投了清廷,而且反戈一擊,白白損失了一批人。

目前以劉敏宗為首的將領已經對兩個軍師的能力產生懷疑,倒是李自成依然信任如常。

“宋軍師,你說說要如何擊退清軍?”

宋獻策躬身答道:“清廷兩路而來,我軍可集中兵力退其一路,然後再應付另一路,至於先對付哪一路,還需要陛下做主!”

“陛下,我覺得潼關天險,只需要派出一支援兵就可以固守,阿濟格長驅直入,可集中主力,先將其擊退或者消滅。”劉宗敏說道。

牛金星卻提出反對意見,“清軍鐵騎極為厲害,與其野戰毫無勝算,潼關一帶多是山嶺,騎兵施展不開,卻可以發揮我軍步卒多的優勢,還是先去潼關為好!”

劉宗敏立刻反駁,“阿濟格剛剛打下山西,沒有休整就攻打陝西,乃是疲憊之師,而且他們人少,可多路出擊將其圍殺。”

牛金星還是堅持先去潼關,兩人爭吵起來。

李自成趕緊下令兩人閉嘴,但卻沒有下決定。此刻他已經被接連的失敗備受打擊,面對戰事開始小心翼翼,尤其是這種大決戰,猶豫不決

“先準備糧草器械,我考慮一下!”

結果李自成一直考慮了十天,最終才下了決定,還是聽從牛金星的意見,先對付潼關的多澤。

由他親自率領十萬人向潼關進發,然後派李過,高一功兩員大將率軍五萬去阻擋阿濟格。

潼關,是關中平原的東大門,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之地,地勢險要,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

多澤率領麾下清軍駐紮在關外,等待援兵後紅夷大炮。

此時多鐸,豪格加上吳三桂共有五萬多人,而且多爾袞決定先滅李自成後又派來援兵,總兵力達到了八萬人,其中大部分都是精銳。

李自成率領大軍抵達後選擇在潼關外紮營,十萬人的大營,連綿起伏,極為壯觀。

大順軍營內,充滿歡聲笑語,士兵們端著碗吃著難得的肉食,即使天氣寒冷,一樣吃的津津有味,因為今天是新年,也是戰飯。

李自成中軍大帳,擺放四個大火盆,裡面是上等的木炭,炭火烘烤的帳內非常暖和。

中央一張案桌上,擺滿酒肉,幾個將領正在吃喝。

“敏宗,第一戰就交給你了,本皇敬你一杯,大破清營!”

作為李自成頭號戰將,劉宗敏自是當仁不讓。

“請陛下稍等,敏宗定會全力攻破清兵大營,為我大順新年賀喜。”

目錄
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萬人嫌他超兇的海賊:玄冥大將,蕩平新世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