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小雙重塑世界觀(第1/2 頁)
當天氣暖和起來的時候,小雙終於從波士頓和新鄉兩地結束了她的職場體驗之旅,回到了紐黑文。
至於希勒瑞,顯然更忙一些,不但有威爾遜的工作,還實際掌管著這兩地的事務,她甚至現在已經享受傳媒女王的樂趣了。
小雙回來的時候就像個八爪魚一樣掛在了李劍垚的身上,把頭埋進了胸膛裡,久久不語。
“到底咋了?”
“要不然,我還是回香島吧,跟著娘賣賣酒或者乾脆待在家裡當個廢物,這幾個月給我的衝擊太多了,很多時候都在面對著靈魂的拷問和折磨。”
李劍垚一手攬著她,另一隻手探了探她的腦門。
“是不是被採編的一些新聞素材給嚇著了?還是對於新聞業有些操作的方式難以理解?”
“都有!”
其實每個人、每個組織都有自己的資訊繭房,對於未曾涉及到的領域往往無知,知道了之後首先是難以理解,如果長期浸淫這個領域裡反而會習以為常。
比如能給小雙帶來衝擊的就是採編的很多新聞素材裡涉及人性的那些內容。
在醜國,擁有槍支不是新聞,有槍擊事件也不算新聞,自由醜利堅,槍擊每一天嘛。
這個社會總有Ab兩面,有和平和友善就有罪惡和陰暗,而記者是直面Ab兩面第一線的人,拍攝的照片、事件的本末、短促的經過描述,都是他們的工作本身。
而回傳到報社、電視臺裡之後,運營團隊再決定報道哪些,哪些能成為新聞事件,哪些則受困於行業規則和法律要求不予理會。
自由從來都是相對的。
醜國也不例外,有人說一個醜國人可以在公共場合咒罵醜國總統,而東大人則說自己也可以在公共場合咒罵醜國總統,可這裡面的事情多了去了。
如果A面是讓這個社會相信真善美,愛與和平,那麼b面則是人魔仙,人間和地域共舞的無序和原始。
報社裡的靈魂不是那個讓很多“事情的真相”呈現給大眾的總編,而是能夠準確的把握市場需求又能夠避免報社上下失業的那個人。
所以無論是希勒瑞還是小雙,亦或是劍秋,他們去宣佈所有權和管理權的時候,李劍垚給他們的唯一告誡就是不要對管理層動刀,反而要給全員加薪或者是特別獎勵。
而對於現有的管理規則,更不要試著去推翻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投資是為了能產生更大的價值,而不是把錢丟在水裡。
他們和從業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對媒體存在著一些幻想,認為他們總是正義的、道德上無瑕疵的、大公無私的、為民請命的。
實際上不能說沒有,但,少。
普利策獎曾經有個經典的照片,一個枯瘦待斃的非洲兒童蹲坐埋首大地,不遠處就是等待進食的禿鷲。
如果是個東大人或者任何一個正常人遇到這種情況的第一反應不是去拍攝一張照片,而是給予水和食物。
哪怕,這個孩子因為這些能夠多生存那麼幾個小時,在直面內心的時候自己也可以說做到了問心無愧。
但那個記者,只留下了這個照片來給人類反思。
從人性的角度上來說,他是無情的、殘忍的、
但從職業的角度來說,他是專業的,這張照片能帶來的影響將會遠超直接去給予水和食物,甚至驅離那隻禿鷲。
小雙很顯然見到了資料室裡面太多負能量,覺得自己好像無法直面自己的內心了。
“你只看到了這個世界的一小部分,很小的一部分,無論如何,環球報也好,郵報也好,採編的範圍也只是更多的停留在當地。
醜國有50個州,陰暗面裡的事情只會更多。
但你完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