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暹羅使者之秘"(第2/5 頁)
,絕非易事。
坐在寶座下方的劉家族長們,臉上透出一絲憤怒與傲慢的審視。
這時,劉啟沉思片刻,方才開口道:“爺爺,奶奶,孫兒認為此次獎賞似乎過於慷慨了!”
瞬間,劉盈和劉子魯的神色變得憤怒,質問道:“你難道想要重蹈隋煬帝的覆轍嗎?”
族長嚴厲地掃視了劉盈一眼,隨後轉向劉啟,語氣嚴肅地說:“孫子,那片土地荒涼至極,宛如荒漠中的鳥巢,佔領它只會使我們的祖先不得不補給那裡的糧食,這無疑是一筆虧本的交易!”
“這並非是一筆虧本的交易!”劉啟試圖辯解,卻被族長的話語打斷。
“大漢帝國已經足夠我們幾代人全力以赴了;那些荒僻的土地,光是想想就令人望而卻步!”族長續道,“我們之前已經告誡過你,作為君主,不可企圖征服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隋煬帝的教訓還不夠嗎?他發起遠征,攻打了琉球,最終得到了什麼?除了給自己帶來一座銀質獎盃,其他國家的人只是在議論紛紛!”
劉啟本想再說些什麼,但思及片刻,他決定將更多的想法深藏心底。
,!
在意識形態上的深刻分歧使得說服對方變得異常艱難。政策問題或許應該等到他成熟掌權之後再進行探討。
實際上,族長和劉盈的考慮並不無道理。那些散落各地的野蠻小部落,又能帶來多大的價值呢?
族長自己曾在帝王學說不經意間透露出這樣的觀點:
“對於那些潛伏在海外,對中央部落構成潛在威脅的野蠻部落,我們必須堅決予以打擊。然而,對於那些並未傷害中央部落的部落,我們並無必要急於出兵。古語有云,廣袤的土地並不能確保長久的和平,而人民的疲憊往往是引發內亂的導火索。正如隋煬帝輕率地出兵攻打琉球,雖然傷害了野蠻人,焚燒了他們的宮殿,俘獲了數千名婦女,但所獲得的土地無法長久維持,而被俘的人民也無法有效統治。這種行為不過是追求虛名,最終導致中央土地的毀滅。歷史上的每一位統治者都對此類行徑進行了批評。我在此宣佈,對於那些藏身於山川之間、橫跨大海,位於邊遠角落的野蠻小部落,若它們並未對中央部落構成威脅,我將不會主動攻擊。唯有西北方向的匈奴人(指的是北方的匈奴人)一直對中央部落構成威脅,我們必須保持警惕。你們應當牢記我今日所言,並理解我的深意。”
在此次演講中,族長親自闡述了不主動攻擊某些部落的策略緣由。
在這策略的背後,族長展現了對文明的中國人與海外的所謂“野蠻人”之間清晰的界限。他可以接受匈奴的歸順,但對於海外的部落,他僅以兩個字概括:野蠻。
此外,在這策略的背後,隱藏著漢朝皇帝和文官集團千年來的強烈自我認同,即對自身文化種族優越感的堅定信念,以及他們對於中國文化與種族優越性的不懈追求。
在他們眼中,凡是未納入天朝體制的皆被視為野蠻人。
此刻,禮部尚書和太常寺卿邁步向前,躬身道:“陛下,暹羅使者請求覲見皇太子殿下!”他們稍作停頓,接著補充道:“正是暹羅的王子,朱拉隆功!”
當日,族長的情緒似乎頗為愉悅,“王子到訪?那就請使者進來吧!”
在過去的時代,暹羅即是現今的泰國,而其名稱為大漢帝國所賜。在高祖皇帝在位第九年,暹羅的王子朱拉隆功多次來華訪問,族長對此表示歡迎,並賜予暹羅國王阿瑜陀耶的印章,從而正式將暹羅納入大漢帝國的官方部落名單。
“陛下,外務大臣朱拉隆功向大漢帝國陛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暹羅王子朱拉隆功在族長面前跪下,頭部低垂,恭敬地說:“陛下,我在此祝賀您新年快樂,並獻上大象、烏龜、藍熊、灰猿以及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