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天爺您來了!(第1/2 頁)
清早製片基地,已經開始忙忙碌碌了。在張北張楠兩兄妹的指揮下,今天拍的短劇是古裝輕喜劇天官賜福。
一個富富泰泰的古裝老人,笑眯眯的站在旁邊看著一幫人忙忙碌碌的,好像是鬧著玩一樣在拍戲。
張楠對著老爹爹笑著喊道,大叔,你這個扮相可以啊!來來來我給你單獨拍照留作紀念,這個是可以留作紀念的。
張廷堅拿著一部線裝的書稿,來找張楠,這個星期的學習資料,你怎麼忘記拿了。
正說著一抬頭,就看見老爸笑眯眯的看著他,高興的張嘴就要叫,沒想到他老爸做了個手勢,阻止他。
太明白了 ,他老爸主要是微服私訪,探查民間疾苦來了,說起來他的老爸,那可是大家嘴裡的老天爺啊!!!
在華夏廣袤的歷史長河與民間傳說交織的浩瀚星空中,“張”這個姓氏承載著獨特而厚重的文化意蘊。
當我們追溯到神話傳說的源頭,會驚異地發現,玉皇大帝——這位在民間信仰中主宰諸天三界的至高神只,竟也姓“張”,名為張友仁 。
張友仁成為玉皇大帝的故事在民間源遠流長。
相傳,在那古老的歲月裡,人間有一位樸實的農民,名叫張友仁。
他雖身處鄉野,家境平凡,卻擁有一顆金子般善良的心。
平日裡,他總是對鄰里鄉親伸出援手,哪家有困難,他必定第一個前去幫忙。
無論是農忙時節幫著收割莊稼,還是在他人遭遇病痛時悉心照料,張友仁都毫無怨言,盡心盡力。
他的善舉不僅體現在行動上,更體現在他那無比寬容和忍耐的性情之中。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他從不抱怨,總是以平和的心態去接納。
在村子裡,曾有鄰居因瑣事與他產生誤會,甚至惡語相向,可張友仁卻只是默默傾聽,從不反駁。
事後,他還主動找機會化解矛盾,用真誠的笑容和溫暖的話語消除了彼此間的隔閡。
正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行善積德,他的美名傳遍了十里八鄉,人們都對他的品德稱讚不已。
也許是他的善舉和忍耐感動了上天,命運的齒輪悄然轉動。
在一個神秘莫測的機緣下,張友仁憑藉著自身積累的無量功德,飛昇天界,成為了主宰天庭的玉皇大帝。
從此,他以公正無私的態度管理著天上的眾神,庇佑著人間的蒼生。
然而,在歷史的真實記載中,張友仁還有著另一重鮮為人知的身份——張公藝。
這一身份在《舊唐書》中有著明確的記載,為我們揭開了他在塵世中更為傳奇的一面。
張公藝生活在一個龐大的家族之中,這個家族歷經九代,竟始終未曾分家,一家人同堂而居,共享天倫之樂,著實令人稱奇。
在那個以家族為核心的社會環境裡,家族的和睦與團結是最為重要的。
而張公藝所帶領的這個九世同堂的大家庭,無疑成為了世人眼中的楷模。
唐高宗聽聞此事後,心中充滿了好奇與敬佩,特意前往張家拜訪,想要探尋這個家族能夠長久和睦的秘訣。
當唐高宗見到張公藝時,只見他雖已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鑠,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歷經歲月沉澱後的智慧與從容。
唐高宗恭敬地向張公藝請教:“您是如何做到讓子孫們如此和睦相處,使得全家都能幸福美滿的呢?”
張公藝並未直接回答,而是轉身取來一張紙,拿起筆,在紙上工工整整地寫下了一百個“忍”字。
這一百個“忍”字,猶如一百顆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家族和睦的道路。
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字,更是張公藝一生智慧的結晶,是他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