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賞賜祭公墩,任命祭太博(第1/2 頁)
虢石父自然明白其中蘊意。 “請大王寬心,臣以司職作保,此事定然無人再敢為繼。” 姬宮湦這才滿意道:“明日早朝,便由爾代孤王宣讀三道王命。” “敢問大王,是哪三道?” “其一,杜伯嶜自願進地獻民,封杜邑縣伯。其二,樊侯登父畏罪潛逃,公子翰緝拿有功,封樊邑縣伯。” 虢石父小聲提醒道:“大王,還有第三道王命。” 姬宮湦頓了頓:“其三,廢樊國封號,置樊邑縣,劃歸驪山郡轄制。” 虢石父恭然領命。 自此,王城東南至南山,盡歸姬宮湦所有。 驪山郡下轄七縣,西起豐水,南臨南山,東至鄭地,北沿渭水。 虢石父與公子翰走後,百花林重歸平靜。 內史冂道:“大王故意偏私,公子翰定然心生不服。” 姬宮湦不屑道:“孤王便是讓其心生不服。” “這又是為何?” “種下禍根,方結禍果。欲使其毀滅,必先壓制其狂妄,束縛其桀驁,使其心生憤恨,進而失智而行。” “其若猛然反噬,豈不是會傷及自身?” “孤王既然選擇出手,自然會有所防範。” 內史冂正欲再問,卻聞祭公墩突然前來覲見。 此時臨近天黑,按西周尋常作息,應當歸家沐浴,爾後趁夜而眠。 即便是兩軍對壘,亦會彼此默契遵循。 各諸侯國之間歷來如此,討伐戎狄蠻夷時,才會有所變動。 祭公墩擇夜覲見,定有較為緊要之事奏報。 姬宮湦不等寺人尨收拾几案,便傳令召見祭公墩。 祭公墩邁入百花林,乍見鼎簋在案,連忙向姬宮湦告罪。 “大王尚在飲宴,臣冒然攪擾,還望大王恕罪!” 姬宮湦笑道:“無妨也,司徒尚能飯否?” 祭公墩道:“臣覲見之前,已食過黍米,如今腹中尚且飽矣。” “區區黍米,湯稀若水,焉能果司徒腹也。寺人尨,給司徒上一份烤乳豬。” 姬宮湦重修八珍食譜,早已在貴族卿士間傳開。雖無人得以品嚐,卻被譽為珍饈美饌。 祭公墩忙道:“啟稟大王,臣受之有愧。” 姬宮湦卻揮揮手:“聖賢曰,天子賜,不敢辭!” 祭公墩只得落座。 寺人尨命人端上小鼎,焦脆清香便撲鼻而來。 底部為清蒸黍米飯,上方為二十多塊烤乳豬肉,表皮金黃酥脆,肉質鮮嫩流湯。 姬宮湦道:“此烤乳豬重約十斤,孤王、王后、宗國公及內史等人分之,亦食用不完。爾既然撞上,便是天賜口福也。” 祭公墩拿起玉箸,小心翼翼地夾起一塊,放入口中細細品味。 片刻之後,便高聲直呼。 “大王,此豚肉肥而不膩,兼有酒香與酥香,且全無腥羶之息,真不愧為珍饈美饌。” 姬宮湦大笑:“司徒若是喜歡,可盡情享用!” 祭公墩不再矜持,揮舞玉箸,一番風捲殘雲。 待祭公墩食飽卸箸,姬宮湦才命寺人尨遣人收拾几案。 此時,篝火已燃起。 祭公墩滿面紅光:“大王盛情款待,臣此生銘記,死而無憾矣。” 姬宮湦道:“再過些許年月,司徒便可常食之。” “大王此話當真?” “天子所言,焉有不實?” 祭公墩起身行禮:“大王雄韜偉略,臣便靜心以待之。” 姬宮湦微微一笑道:“司徒此番覲見,可是九數之惑已有結果?” 祭公墩回過神:“臣依宗國公之策,若不計細微空隙,其數約為三萬一千四百一十五塊。” “若經長二尺,其數則是三百一十四塊。” “臣曾測試,確實如此。” 姬宮湦提問:“徑墩積為圓長,何為圓畝?” 祭公墩答:“徑半之方,攜墩所積,即為圓畝。” “墩者,尚能延細呼?” “每經長十倍,便可延細一數,無窮盡也。” “司徒大才!” “此乃大王之功,臣只是襄助,不敢僭領也。” 姬宮湦沉默片刻後,目光如炬地盯著祭公墩。 祭公墩不明所以,略顯手足無措,卻又不敢擅自詢問。 寺人尨與內史冂也停下,一同望向祭公墩。 祭公墩終於忍不住,囁聲問道:“大王可是遇到憂心之事?” 姬宮湦回過神:“司徒可知,魯國曾經歷長幼之亂,何以仍強居少昊之墟,謂姬姓之宗邦,稱諸侯之望國,近邦亦朝覲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