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第2/3 頁)
己只是個次女,比不上長女,又不得偏愛,在婚嫁一事上,沒有想過要和姐姐元娘比較,她只是不想嫁給下等人家。
母親中意的人家,多是通判,縣丞……其中的意味,她如何不曉,但母親跟前沒有她說話的地方。
好在父親的同僚與她說了一門上等媒茬,雖然不能和姐姐的比,但她已經很歡喜了。
母親昨日與她說,讓秦家媳婦給她做兩身老式的衣裳,說臨安府江家守舊,但明年來相看的是江家郎君,比她大兩三歲。
年少的郎君向來都愛有顏色的人,她長得本就不貌美,再穿上老式的衣裳,豈不是更不出彩。
要是人家因此沒看上她,她將來只能隨她母親的意,嫁到下等人家去,想到這,三姑娘悲上心頭。
她的心效能這般早熟,多虧了她奶媽時常在她跟前說嘴,說她不如她姐姐元娘,又說元孃的婚事有多好……話中多是瞧不起她。
不過也教三姑娘知曉了,婚嫁一事對於她這樣的官宦人家的姑娘有多重要,高嫁比低嫁要好。
再加上她母親不偏疼她,有些事,她只能為自個打算,這不,三姑娘見衣裳違抗不過她母親的意思,便讓屋裡的墜兒和喜兒給她縫香囊,汗巾。
二月二那天,用這些小物件點綴衣裳,也算給她添些光彩。
大年三十前後,吳家還都是以前的老傳統,在過節一事上沒什麼新意,吳二爹本來要來沂州和吳老太爺他們一塊過年,但受了風寒來不了了。
打過了年進了正月裡,吳相公和馮氏赴不完的席,僅是賃轎子的銀錢都花費不小,家中雖有馬車,但沂州官宦人家,到了冬日裡,幾乎都是坐轎子。
有官娘子勸馮氏置辦個轎子,省的去外面賃,一抬小轎,左不過十幾貫銀錢,但有了轎子還要有抬轎子的轎伕。
她帶來的陪房家裡,有那沒差事閒著的小子,可馮氏用他們,每個月還要給他們發月錢,還要管他們嚼用穿衣,嫌沒有去外面賃轎經濟。
吳相公和馮氏吃了人家的席面,不請人家也不像話,初九那日,吳家置了席面,回請她們,席面連著辦了兩日方歇。
沂州官員的年假,有七天,但後面緊接著又是天慶節,元
宵節等節日,零零碎碎的假放在一起,吳相公從臘月二十二能歇到正月二十去官邸,一共得二十八日的假。
吃過席面,又要吃酒賞花聽曲投壺,頑樂之事不絕,還有那擅琵琶的半老相公,不用人相請,便主動來彈,琵琶聲如珠落玉盤。
劉同知戴了頂烏帽,帽上簪了紅梅,身上穿著湖綢袍服,坐在一旁,手上拿著牙箸敲擊盞子迎合同僚彈奏的琵琶聲,場面熱鬧的緊。
轉眼間,便來到了正月二十,吳相公要去官邸,馮氏推了外面別家的請,為臨安府來人做準備。
當初伯府范家過來人,吳家包括吳老太都格外上心,還去賃貨行賃東西充臉面,如今臨安府來人,雖是相看,但吳家沒有一個人提出去賃東西。
吳家的擺件和往日無二,馮氏後面又讓人去她陪嫁箱籠裡撿了兩個瓶子擺了出來,要說不重視,其實也不盡然。
秦家媳婦與三姑娘做的兩身緞子衣裳,正月十八才給做好,馮氏讓人去三姑娘屋子裡把她喊過來。
喊她過來是為了讓她試衣裳,馮氏屋裡來的有妯娌祁氏,吳老太沒有過來,來的是薛小娘。
秦家媳婦拿緞做了褙子,羅做了裙,三姑娘先穿的是梅子青的,直領對襟,上面繡著吉祥花紋,褙子裡上穿小衫配藍色織錦抹胸,下穿白色八幅羅裙兒。
人剛從東屋走出來,薛小娘就誇:“咱們姐兒穿這身好看,顯得人素淨嫻雅。”
馮氏也覺得這身不錯,讓她轉過去,瞧瞧背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