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4(第1/2 頁)
帶一把朴刀頂天了。”
李逵悶聲道:“那就只帶一把朴刀!”
高銘可記得李逵下山背母的後果,那就是他老孃被老虎吃掉了。
倆人走到沂嶺,因為李母口渴,李逵就獨自去找水,這個功夫,李母被老虎給叼走了。
李老太太生了李逵這麼個兒子,一輩子光受苦了,雖然梁山上對出身好的人來說,並沒有什麼值得稀罕的,但對一個苦兮兮的老太太說來,可以算是福地了。
結果兒子來接她,沒帶個幫手,讓她一個人待在荒郊野嶺,被老虎吃了,相當慘。
高銘勸道:“李頭領,你最好帶個兩個嘍囉,你倒是不要緊,但你回來的時候,你娘若是渴了餓了,你去找吃的,誰來照看她?山上多得是野獸,轉眼人就遇到危險。”
李逵看不上高銘,眼睛一瞪,“鐵牛有的是力氣,走到哪裡都帶著俺娘,看哪個野獸敢吃?!”
高銘就閉上了嘴,他越勸李逵越不會聽。
晁蓋還是覺得應該讓人監視李逵,不顧李逵反對,強行撥了兩個嘍囉跟著他。
結果李逵下山沒半日,那兩個嘍囉就跑了回來,哭訴稱李逵拿朴刀威脅他倆,不回山寨就把他倆砍死。
晁蓋聽罷,臉色陰沉,不用說,心裡將李逵罵了個底朝天。
高銘見狀,趕緊上去發揮自己小軍師的職能,獻計獻策,“李逵就這麼下山了,也沒人跟著,他如果冒冒失失闖禍,還不得被人記到梁山名下。依我看得派人暗地裡跟著。”
晁蓋也是這麼的看,“軍師所言不錯,只是派誰去……”
小嘍囉不行,很容易被李逵發現,弄不好一板斧一個。
可如果派頭領跟著他,哪個頭領願意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活兒。
“依我之見,解珍解寶這兩兄是個不錯的選擇。他倆是一頂一的好獵手,常在林中跟蹤獵物,行多少裡都不會驚動野獸,先不講那李逵是個莽漢,就算不是,也逃不過解珍解寶的追蹤。他倆新上山,急著立功,不如將這件事交給他們去做。”
解珍解寶是顧大嫂的表弟,而顧大嫂是孫立的弟媳,孫立是他高衙內的人,直接等於解珍解寶也是他的人。
李逵和他娘要在山上遇到老虎,解珍解寶如果能把李逵老母給救下來背上山,豈不妙哉。
晁蓋一尋思,是這個道理,解珍解寶的確是不二人選,便把兩人叫來,叮囑了一陣,叫他倆速速下山去追那李逵。
高銘送解珍解寶出聚義廳,特意叮囑道:“李逵不會走大路,只會奔小路,除非必要,千萬不要讓他發現你們,他揹著一個老孃,那老太太不容易,儘量護她周全,如果必要先行接到山上來也好。”
解珍解寶的命是孫立救下的,而孫立告訴他倆不可慢待孫小五軍師。
於是倆人將高銘的話都記在了心裡,保證道:“軍師這個放心,都在我們兩兄弟身上。”
高銘見兩兄弟圓面身黑,精壯魁梧,尤其那解寶兩條腿上都文著飛天夜叉,十分惹眼,便誇道:“解寶兄弟,你這紋身真是非比尋常,有紋身的雖然多,但你這個肯定是獨一份。”
誰人不想聽自己的東西是獨一無二的,高銘正好誇到點子上,“軍師說得不錯,滿山東怕是也沒第二個。”
跟高銘離別,解寶便對哥哥解珍道:“孫頭領真是個不錯的人,這些頭領裡就屬他最好,一點架子都沒有。”
他雖然剛上山,但也有感覺,寨主高高在上,吳用總是擺出一副神秘莫測的模樣,也不知道他究竟知道個啥。其餘的人也是莽的莽,野的野,反正不合他眼緣。
解珍道:“是這個理兒,難怪孫立哥哥叫咱們要聽從他吩咐。”
兩人拿了令牌,奉晁蓋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