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第1/2 頁)
這只是心理醫生的五成功力,因為他還有一個建議,改變了她的一生。為了付房租,她只得工作,不知道是第五個還是第六個工作,是幫東城一家花店處理訂單,她又忍不住抱怨了,當然,這不是頭一回。&ldo;我要替自己規劃未來的生涯,&rdo;她說,&ldo;不是找個工作。但我能幹什麼呢?不能寫、不會演,學位是英文學士,我他媽的到底能幹什麼?&rdo;
&ldo;你喜歡做什麼?&rdo;
&ldo;我喜歡做什麼?找朋友過來,聽他們侃,看他們吃喝。如果,能靠他們離開之後剩下的半瓶酒過日子,就好了。我有兩架子開過瓶的剩酒,我的工作讓我想吐。&rdo;
&ldo;你這是在開沙龍呢。&rdo;
&ldo;如果二〇年代在巴黎,說不定還有搞頭,可能還有人會寫本關於我的書呢。&rdo;
&ldo;加個〇。&rdo;
&ldo;什麼?&rdo;
&ldo;不要搞沙龍(salon),&rdo;他說,&ldo;搞個酒吧(saloon)吧。&rdo;
她當下就知道他的建議是對的,稱讚他睿智至極,近似天才,恨不得自己能瘦些,脫光衣服,以身相許。她一離開心理醫生辦公室,立刻打電話給老闆辭職,然後花些時間找店面,糾集支持者。
兩件事情都難不倒她。她的公寓在約克維爾,東八十六街一棟大戰前興建的公寓,這個地方既然在星期天能夠辦熱熱鬧鬧的派對,為什麼不能做生意?更何況,她希望能走路上班,每天進出計程車的後座,實在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她找到一個理想的地點,原先就是開餐廳的,老闆退休之後,由侄子接手,結果搞得一塌糊塗。她的律師幫她談合約,多加了一條條款,在承租期間,她隨時可以將店面買下來。約一簽,她立刻找人投資,才打第一通電話,對方就說他正想搞餐廳,當場拿出五萬塊。
但是,她不想跟人合夥,不想別人佔太多股份。五千塊,她很酷地跟對方說,這是個人投資上限。餐廳裡面的事情,不必他們費心,她要一手打理。如果她成功了,雙倍奉還;如果餐廳經營不善,那麼,五千塊的損失,他還承受得起吧?
她很快就籌足資金,大家都聽從她的規矩,百依百順。她又去找心理醫生,除了稱讚他是天才之外,又多問了一個問題。這餐廳到底要叫什麼名字?
&ldo;大家現在叫它什麼名字?&rdo;
&ldo;還沒開張呢。&rdo;她說,&ldo;哪裡會有什麼名字?&rdo;
&ldo;星期天,&rdo;他說,&ldo;大家到你公寓裡去開派對,也就是你的沙龍,大家怎麼說?&rdo;
&ldo;他們怎麼說?他們自己約的,我怎麼知道他們怎麼說?&rdo;她想了好一會兒,&ldo;他們說,他們要到絲蒂莉1那兒去。&rdo;
1絲蒂莉是她的名字艾絲蒂兒的暱稱。
&ldo;如何?&rdo;
&ldo;天才。&rdo;
絲蒂莉從開幕那晚開始,生意就好得不得了。星期天到她家吃白食的人,大部分都投資了五百到五千不等的金額,不只開幕當天來捧場,每個星期都會來好幾次,流連忘返。她從來不花錢搞宣傳,但報紙上一天到晚都看得到免費的美食家推薦。這當然是有道理的。紐約最有趣的人,都是絲蒂莉的常客,都喜歡在這家餐廳的吧檯上高談闊論,消磨一個晚上。
當然也有作家聞風而來。這種人是她星期天派對的主幹,也是她的最愛,不只是因為她重視他們的作品,更是因為這種人多半談笑風生,討人喜歡。缺了原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