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海疆的別稱 > 第109章 十二木卡姆

第109章 十二木卡姆(第1/2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九世輪迴的大地重生後,她成了搖不可攀的女人守護甜心之白鳥京奧特:燃燒黑暗開玩笑,誰要當賢后啊?大劍Claymore無啟快穿之宿主千奇百怪海賊:無敵的我,加入了草帽團輪迴後,你成深空5男主的心尖寵荒野大鏢客之墨染異世買來的夫君夜夜磨刀重生後她不想有作為重生八零,帶著前世父母發家致富軍婚遇冷:她忘了自己訂的娃娃親成為意志統括者的琪亞娜女尊科舉商途:美男如雲送上門貓之茗之百萬噸魔力傾世皇妃回來了七零給女主下絕嗣藥,她嫁糙漢

“十二木十二木十二木卡姆,十二條河流來自遠古。十二木十二木十二木卡姆,十二個姑娘翩翩起舞。”

週日下午五點半,為時一小時的十二木卡姆表演在莎車縣的葉爾羌汗王宮開場。

為讓領航員工們從較好的位置觀賞表演,玉素甫帶著大家提前半小時趕到,在現場工作人員指引下有序進入會場。

當舞臺上的燈光漸漸亮起,表演拉開帷幕,樂師們率先奏響樂章。

他們的指尖在都塔爾琴絃上輕輕撥動,琴絃震顫,樂音仿若山間潺潺的清溪般流淌而出,充滿了古老的韻味。

一位樂師在演奏熱瓦甫,音符如同精靈被他的手指喚醒,歡快地從琴絃上蹦出來,每一個音節都充滿了熱情,似火焰在空氣中燃燒著。

加入合奏的撥爾,音色更為悠揚,那一陣陣絃音宛如曠野中傳來的一聲聲駝鈴,帶著神秘的西域風情縈繞在觀眾心頭。

鼓手們有力地敲擊著納格拉鼓,節奏分明的鼓點彷彿是大地的心跳,每一次擊打又如用鍾錘敲響歷史之鐘,讓這一古典韻律穿越時光而來。

手鼓加入,聲響清脆如歡快的鳥鳴,與其他樂器相互交織,構成了一幅漫長的、五彩斑斕的音樂畫卷。

站在舞臺中央的歌者,歌聲高亢嘹亮。他們的嗓音如同翱翔於天際的雄鷹,帶著自由與豪邁感穿越時空,唱出了維吾爾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對祖先的敬仰、還有對愛情的忠貞。

舞者們翩翩起舞,他們身穿繡滿精美圖案的傳統服飾,一個個彷彿是從歷史長卷中走出來的人物。

他們的舞步輕盈矯健,時而如駿馬奔騰,時而如蝴蝶飛舞,每一個動作都與音樂完美融合,展現出十二木卡姆獨特的藝術魅力。

名貫中外的十二木卡姆,是維吾爾族一種大型傳統古典音樂,集歌、舞、樂於一體。

“木卡姆”是阿拉伯語,原意為“地點”、“地位”或者“法律”,作為音樂術語,有“大麴”的意思。

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大麴,它包含了170多首歌曲和歌舞曲,72首器樂間奏曲,如果完整演奏一遍,需要整整24個小時。

每一套木卡姆都由“穹乃額曼”(意為“大麴”,系列敘詠歌曲、器樂曲)、“達斯坦”(意為“敘事詩”,系列敘事歌曲、器樂曲)和“麥西熱甫”(意為“聚會”,系列歌舞曲)三大部分組成,各部分之間既有內在聯絡,又有不同的節奏和風格。

這一藝術形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西域音樂。它吸收了古代龜茲樂、疏勒樂、于闐樂等傳統音樂的精華。

這些古老的音樂文化在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中相互融合、演變。我國古代文獻就有關於西域音樂的記載,如哈密地區在公元前1世紀就有“摩訶兜勒(ahadur)”大麴,被認為是木卡姆式大麴的早期形式。

十二木卡姆在發展過程中,還受到阿拉伯、波斯文化的影響。

隨著伊斯蘭教的傳入,中亞、西亞的音樂文化與當地的音樂傳統相互滲透,在民間音樂的基礎上,經過不斷創作、整理和規範,逐漸形成了具有維吾爾族特色的十二木卡姆。

談到這一人類歷史上的文化藝術瑰寶,當然得提一個輝煌的名字——阿曼尼莎汗。

她是十六世紀葉爾羌汗國第二代汗王拉失德的王妃,自幼就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天賦。

在她生活的年代,十二木卡姆雖已在民間流傳,但比較分散、凌亂。

阿曼尼莎汗與當時著名的木卡姆大師卡迪爾汗一起,對散失在民間的木卡姆進行了大規模的蒐集、整理和規範工作。

經過她和眾多藝人的努力,十二木卡姆的基本形式得以定型,使得這一藝術能夠更加完整、系統地傳承下來,為維吾

目錄
當社畜女穿成alpha後申公豹轉世權臣別折我桃花偽音女裝大佬被馬甲霸總活捉現場鬥破:開局攻略美杜莎,蕭炎麻了去父留子,流放後瘋批王爺紅了眼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