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剪輯(第2/3 頁)
備,中村雅弘就開始了素材的剪輯。劇組沒有配備專業的剪輯師,所有一切的剪輯工作都需要中村雅弘自己一個人來做。
一般來說,電影的拍攝和剪輯是分開為兩個部分的。拍攝由導演調動指揮,而剪輯則由專業的剪輯師負責,這方面以美國的好萊塢電影最為典型。
早期的時候,美國的好萊塢電影其實也沒分這麼開,拍攝和剪輯都是由導演一手抓。但後來漸漸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導演在剪輯的時候容易感情用事。
因為所有的素材都是由導演拍攝的,從心理上來說,導演肯定都不願意剪輯掉,想把所有的素材都保留下來。這就導致一個後果,那就是電影的成片時間相當長。
由此導致了一個悖論,導演希望影片保留的時間越長越好,而觀眾觀看一部影片的耐心卻是有限的。兩者之間就產生了一個極大的矛盾,如何處理這個矛盾就成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此外,電影的院線放映方也有著他們的訴求。同樣的一部影片,在同等時間內,時間長的只能放映兩次,而時間短的卻可以放映三到四次。
在不考慮影片質量的前提下,基於利益考量,院線放映方的傾向也就不言而喻了。說直白一點,影片時間過長,除了滿足導演的那點不捨之外,對其他各方都很不友好。
於是,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專業的剪輯師應運而生。因為沒有深入的參與過拍攝,對電影也沒有太多的感情,所以專業的剪輯師可以做到冷靜而客觀。
呃,具體的表現,那就是剪輯的時候沒有絲毫猶豫,就像是一個沒有感情的劊子手,出手的時候不留一點情面。製片方讓留多短,就把影片剪到多短。
從這個角度來說,拍攝和剪輯進行分離的制度是件好事,也算是避免了導演的感情用事。當然,那是指發達的好萊塢電影。
廣大的亞歐地區,大多還是由導演一把抓拍攝和剪輯。畢竟,導演的權威不容置疑,而電影票房失利的話,導演也就沒了下一部的拍片資格。
對於中村雅弘來說,考慮那些還有點為時過早。他之所以拍攝和剪輯一把抓,除了沒有合適的剪輯師之外,更為主要的還是他堅信自己的剪輯能力。
由於有著記憶中原本的影片作為參考,他在拍攝的時候,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鏡頭,使得累計的素材大為減少。而在剪輯的時候,中村雅弘更是得心應手,進度飛快。
“中村桑,要不要一起出去吃飯?”
一陣輕微的響動聲突兀的響起,中村雅弘下意識的扭頭看了過去,只見剪輯師開啟了隔間的門,抻著一個腦袋在門口發問。
“吃飯?現在嗎?”
聽到對方的話,中村雅弘微微一怔,隨後掏出手機看了一眼時間,這才發現已經過了很久。呃,沉浸在工作的時候就這樣,時間總是過的毫無知覺,恍惚間就不知道過去了多久。
“對呀,看你吧,我反正現在很餓了。”
剪輯師一副自來熟的模樣,一邊說著的同時,一邊伸手拍了拍他那微微隆起的肚子,表示他沒有作假。
“那好吧,麻煩等我一下。”
不提吃飯這回事,中村雅弘還沒感覺。一提這個話題,他也立馬有了飢餓的感覺。當即,中村雅弘答應了下來,匆匆的簡單整理一番,就起身出了隔間。
剪輯師這時也收拾好了,一頭亂糟糟的髮型,隨意的披著一件外套,暗沉的眼眶一看就是熬夜過多造成的,不愧是做剪輯工作的。
看到中村雅弘出來,他一把抓起身旁的手機,對著中村雅弘招手示意了一下,就率先走出了剪輯室。
中村雅弘連忙跟了上去,兩人一同下了樓。隨後走出了電視臺,沿著街道一路前行,約莫幾分鐘之後,兩人就拐進了一家便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