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登船(第2/2 頁)
,黃蜚自是毫不吝嗇,他帶來的船隊規模甚是浩大。
其中四百料以上的戰座船就有二十餘艘。四百料戰船在明朝海軍中屬中型戰船,通常長約二十至三十米,寬約六至八米。這類船隻設計精妙,兼顧速度、機動性與耐久性,使其能在各種複雜海況下執行任務。其船體結構堅實,採用雙層或多層船板,大大增強了抗打擊能力。甲板上設有指揮台與瞭望臺,供指揮官觀察戰場、指揮作戰。船上裝備多樣武器,火炮、火箭、弩箭、投石機一應俱全,還有用於近戰的刀劍與長矛。船員編制分工明確,包括船長、副船長、舵手、水手、炮手、弓箭手等,眾人各司其職,確保船隻在戰鬥中發揮出最大效能。
而二百料以下的戰船則有近五十艘。這類戰船在明朝海軍中屬於小型快速船隻,長度通常在十五至二十米之間,寬度在四至六米左右。它們極為注重速度和機動性,適合在近海進行快速部署與靈活作戰。戰船甲板上設有基本的指揮台和了望臺,也配備了必要的武器裝備,如小型火炮、弩箭和投石機,以及近戰所用的刀劍和長矛。
除了這些,作為旗艦的“鎮海號”則是一艘一千料的戰船。此戰船乃明朝海軍主力戰艦之一,長度通常在三十至四十米之間,寬度在八至十米左右。船體結構堅固無比,採用多層船板和複雜骨架結構,極大提高了船隻的穩定性和耐久性。甲板上設有指揮塔、瞭望臺和居住區,還有多個炮位和弩箭發射點。船隻裝備精良,火炮、火箭、弩箭、投石機應有盡有,以及用於近戰的刀劍和長矛。船員編制涵蓋船長、副船長、舵手、水手、炮手、弓箭手、士兵等,眾人各司其職,確保船隻在戰鬥中發揮出最大效能。這種龐然大物在設計上完美兼顧戰鬥力和航海效能,能夠適應不同海況和戰鬥需求。它在明朝海軍中,不僅是力量的象徵,更是技術與組織能力的有力體現。
如今海上雖海盜猖獗,但憑藉黃蜚這支艦隊的規模,即便是稍大規模的海盜見了,也只能繞道而行。更何況船隊懸掛著大明水師的旗號。儘管如今大明朝風雨飄搖,但那旗號在海風中飄揚,依舊代表著大明的威嚴與榮耀,一般的海盜絕不敢輕易靠近。
崇禎登上旗艦“鎮海號”,一直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從穿越到現在,短短兩天時間,小白作家朱友建一直掙扎在死亡邊緣,如今終於能鬆一口氣,至少接下來的行程中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了。
可接下來該何去何從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