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修路(第1/3 頁)
1995年,5月,6月,7月——
不知道下一次再記錄會是多久以後。
(算了,懶得讓你口述了。我就零零散散記一下,算是你我共同的日記了)
鄉上來人了,說是要安排著修路。
沿著青魚河,修一條公路,爭取下面的每一個村子都通公路。
我才知道,原來白龍潭這裡屬於周家灣村。
我爺爺那邊是柯家埡村,兩個村子都是樓臺鄉的下轄村子。
白龍潭在青魚河邊,修了路以後估計會方便很多。
柯家埡村的公路會沿著對峙河修。
焚園在山頂,大約是享受不了這個便利了。
姥爺說,這是縣裡的大工程,官府很重視。
縣裡派了人下到鄉里專門抓這個事,所以鄉里的領導都不敢怠慢,派了不少人挨村吩咐分派任務。
我和媽媽要回去了。
爺爺託人帶信過來,柯家埡村子也要開工修路了。
每家每戶都要出人義務勞動,一切個人事情都要為修路讓路。
每戶最少出一個男勞力。
沒男人出女人,沒女人就出老人和孩子。
這事沒得商量,鄉上的領導挨家挨戶上門登記,跑不了一戶。
男人1工分,女人05工分,老人孩子再折半。
工分這東西,對於農村的很多人家來說,就是命。
它可以換糧票,可以換肉票,可以換布票。
最重要的是,家裡的孩子如果想上學,必須要給學校交足夠多的工分,不然沒有學校收的。
柯家埡好像沒有自己的學校,上學要去別的村子,就要交更多的工分。
農村的老百姓手裡沒有錢,工分就是錢。
焚園雖然偏僻,但村子裡都不是外人。最重要的是,爺爺他是村長,官府來人焚園根本不能避開。
爺爺雖然是老人,但身子硬朗。
領導答應他出工算一個正常的男勞力。
這算是作為村長的福利了。
大伯家也沒有問題。
大伯正值壯年,大哥大姐兩個孩子也能算半個勞力。
家裡的農活有嬸孃和其餘幾個哥哥,也沒有太大問題。
麻煩的只有我家。
我的爸爸不在家,家裡沒有成年勞力。
我媽媽如果去上工的話,就會早出晚歸,一整天都不在家,那我該怎麼辦?
爺爺跟鄉上的領導爭取了好久,領導才答應讓我和媽媽一起上工。
兩個人算一個工分。
要求就是我的媽媽要非常能幹,我們兩個人做的活兒,只能比男人多,不能比男人少。
我媽媽想讓我上學,所以我們家必須要攢夠足夠多的工分。
柯家埡要修的路有兩部分。
一部分是沿河修一條通往更山裡的路。
那是通往小河溝村的路。
另一部分是連線季家坪的路。
季家坪在大山裡,只有山,沒有河。修這條路比修河邊的路更難。
沒有水源。
需要安排人從柯家埡村子裡打水送過去,不然這路根本修不下去。
為什麼季家坪的人不來修?
因為他們村人少,整個村子幾十口人,而且很排外。
鄉上下來的領導還沒進村子就被人打出來了。如果不是我爺爺去要人,那位領導大概都出不來了。
季家坪人說話,外人完全聽不懂。
領導沒辦法與當地人交流。
我爺爺的第一任妻子姓季,就是季家坪的人。
這也是我爺爺能把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