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第1/2 頁)
有人說城裡人燒柴,會砍光山上的樹木!這樣說話的人,一定沒見過樵夫。
樵夫砍柴,只會砍伐已經乾枯的樹木,或著大樹的枝椏,沒聽說砍伐大樹去賣柴的。
還有那些舶來的合約精神,朕更不會帶到這裡來!契約合同,皆不如漢人的千金一諾,冰冷的合約,沒有一點人情味可言。
正是這些舶來的合約精神,使朋友之間喪失了最基本的信任。
還有修改法律!朕從不推崇後世冰冷的法律,如今大漢朝的法制便很好,很對朕的口味。
在後世,正是嚴苛的法律,是百姓喪失了俠義精神。遇到小偷不敢抓,遇到流氓不敢管,甚至遇到跌倒的老頭、老太太都不敢去扶。
人性冷漠至此,何其悲哀!
諸位身邊都有類似的事例,抓住小偷,扭送進派出所,或許你還沒做完筆錄,小偷已經被放走。說不定便在外面等著報復你。
若你被打,那是活該,沒人替你出頭!
若你受傷,甚至殘疾,更是要命,因為見義勇為而成為殘疾,後半生悽苦度日之人,幾乎各地都有。
若你把小偷打傷,恭喜你,你攤上事了,你攤上大事了!醫藥費、誤工費、營養費,說不定還會被行政拘留。
有這樣的前車之鑑,誰敢越雷池一步?
別的統治者不喜歡俠客精神,認為俠以武犯禁,而朕不能苟同,漢人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一次次被侵略,一次次反擊,靠的便是這種骨子內的俠義精神。
漢人的俠義精神,這是大漢民族的脊樑,這種寶貴的精神絕不能丟。劉坤希望他的大漢,是一個鳥語花香、山青水秀的大漢,所以,他不準備大搞科技。
他希望他的大漢,是一個民風淳樸,安居樂業的大漢,所以他不會讓所有人都讀書,試試證明,讀過幾年書的人,種地的水平真不如沒讀過書的。
他要要一個道義為先的大漢,所以,他不準備修法律,搞合同,大漢現行的法律已經足夠,主要還是靠道德來約束百姓的行為,這比法律可靠的多。
他想要一個錚錚鐵骨、寧折不彎的大漢!
朕不會包庇犯罪者,年齡十五歲以上犯罪,被打傷便是活該,被打死便是報應,而見義勇為者‐‐無罪!
第一二三章鍊氣九層佛教又現
劉坤的這一番頓悟,竟然使得真氣自行運轉,不知不覺,便突破了鍊氣第九層,只差一步便能築基。
這一番頓悟,同樣使得劉坤,徹底融入了大漢這個時代,再也沒有以前那種&l;過客&r;的感覺。
其實,當下大漢的律法,便有緝盜拿匪,死傷勿論的慣例!另有捉姦在床,憤而殺之,罪減三等的說法!隨便遇個大赦,便會被釋放!
還有為報父仇,為友報仇,都會被判的很輕,出獄之後不僅不會被人排斥,相反,還會獲得良好的口碑和巨大的聲望。
類似的法律法規,或者是潛規則,並不需要劉坤制定,只需不做破壞便好!
(以上種種,前文曾經提到過,不在多說,諸位可以回顧一下第五十二章。)
不久之後,陳到從博縣電報處傳訊歸來,帶回兩個訊息;一個壞訊息是:張頜戰西涼韓馥受挫,韓馥軍中出現百餘名刀槍不入的高手。
劉坤心知:這刀槍不入的高手,一定是番僧出手了!
這也在劉坤的預料之中,他早已為刀槍不入的番僧準備好了對手,如今番僧已顯蹤跡,這份大禮希望不會令他們失望。
一個是好訊息:黃忠進攻夫餘,夫餘王投降,前來洛陽覲見陛下!
劉坤的本來打算微服私訪,發生此事,不得不放棄行程,開車趕回洛陽(沒錯,是開車,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