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第1/2 頁)
&ldo;不知足下如何稱呼?&rdo;
&ldo;吾姓劉名坤,字厚德!&rdo;
&ldo;原來足下就是造出新型紙張,並且全國低價售書的昌黎郡守劉厚德,失敬失敬!&rdo;
&ldo;區區小事,不值一提!&rdo;
劉坤將對聯之事交給門房,告訴他;若有人對上,就進來通報!
而後邀請管寧進了郡守府,管寧一邊走一邊對劉坤道:&ldo;這些書對足下而言或許是小事,對大漢的莘莘學子們則是大善,吾和根矩正欲辦學,有了足下的書籍,可謂事半功倍吶!&rdo;
郡守府中,劉坤和管寧相對而坐,交杯換盞。
&ldo;不知幼安兄欲在何處辦學?&rdo;
&ldo;尚未有合適的地方,如今的太平道勢力越來越大,搞不好會有動亂,我和根矩想找一個安寧的地方。&rdo;
看來明眼人都知道太平道的心思,只是瞞住皇帝而已。
&ldo;不知管寧兄覺得我遼西如何!&rdo;
&ldo;實不相瞞,雖然閣下把遼西搞的有聲有色,這裡卻是烏丸等胡虜隨意來去之地,不好、不好!&rdo;
&ldo;幼安兄不要忙著拒絕,先聽我道來;其一,我城內數千精兵,上次烏丸三萬人進攻遼西,被我統統拿下,安全問題盡可放心!&rdo;
&ldo;哦!竟有此事,如此安全問題也可以略過,既然有其一,想必還有其二,厚德兄不妨一一道來!&rdo;
劉坤拿出一本三字經,交給管寧,道:&ldo;這是我編輯的啟蒙書,還請幼安點評!&rdo;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劉坤已將書中漢末後期的事件刪除,管寧越看眼神越亮,直到全部讀完,起身對劉坤深施一禮。
劉坤急忙阻攔,卻聽管寧道:&ldo;尊駕此書於幼童啟蒙有大功,當受吾一拜!&rdo;
&ldo;幼安兄再看看這一本千字文,&rdo;劉坤打算徹底征服管寧,又送出一本修繕過的千字文。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崑岡……
管寧一口氣看完全本,連聲高呼:&ldo;妙!&rdo;
&ldo;厚德兄大才,此文不僅可用作識字,其文更是磅礴大氣,直指大道,令人萌生無窮感悟,當受吾一拜!&rdo;
劉坤道:&ldo;幼安兄,我欲成立一個有體系的正規學院,一直沒有合適的人執行此事,既然幼安兄和根矩也要辦學,何不來我遼西?&rdo;
&ldo;正規學院?還請厚德兄明言!&rdo;
&ldo;我準備在遼西各縣成立啟蒙學院,六歲以上的孩子皆可來讀,不需繳納任何費用,並由我負責孩子的吃飯問題。&rdo;
&ldo;而後在遼西建立中學院,將各縣成績好的孩子擇優入取,帶來遼西免費教導。&rdo;
&ldo;厚德兄是否還是更後的沒說?&rdo;
第十二章薊城破刺史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