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四旦雙冰(第3/3 頁)
高群叔,還有陳果富,以及電影的編劇麥加、張佳魯都在。
看起來像是在開會,問題應該不小,地上扔了一地的菸頭,屋裡煙氣氤氳,像著火了一樣。
“導演好,張老師好,麥老師好。”
屋裡的人李兵兵肯定是提前都認識的,一上來全都打了招呼,沒落下一個。
在娛樂圈混,對於煙味的適應能力一定要強,都是搞藝術創作的,靈感很重要,但同時也很飄渺,不太可控。
尤其是不可控這一點,是商業模式的天敵,不可控就意味著風險,轉嫁到導演編劇的頭上,就是創作的壓力。
壓力一大,就想抽點菸,也是順理成章。
不過也就只能抽點菸,搞其他更刺激的活動,它也不合法。
真當只有朝陽區存在朝陽群眾。
司法口每年的業績壓力也很大,所以想玩點花活,最好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命夠不夠硬。
“兵兵來了。”
第一個打招呼回應的是陳果富,雖然在聯合導演裡排第二,但卻是劇組實打實的老大。
不僅導演裡有他,編劇裡也有他,甚至現場製片監製的工作,也承擔了一部分。
華宜出品的片子,出品人和製作人肯定要掛王忠磊的名字,不過也就是掛名,沒那麼多功夫在劇組常駐。
監製掛的是馮曉剛的名字,跟王忠磊一樣,也就是掛個名字。
劇組已經有兩個導演了,馮曉剛乾脆連出現都沒出現,沒必要趟這一趟渾水,又不是自己的作品,掛個名字行了,算是給東家個面子。
沒必要非得到現場,話多了還惹人嫌。
對了,《風聲》這部片子,是華宜和上影合作共同出品的。
搞獻禮片的話,還是得掛個國營大廠的名頭,朝中有人好辦事,什麼時候都是一樣的道理。
至於為什麼沒找中影,這事兒得問韓三坪,不過這會兒應該沒功夫,由中影主導操盤的《建國大業》應該也在碼盤子準備拍攝了。
祖國母親過生日,各行各業共同慶祝也是理所應當,電影圈作為宣傳工作的重點,自然應該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剛下飛機就趕過來了,你們……這是怎麼了?”
但凡有點眼色,都能意識到有問題,煙味大的差點沒暈過去。
蔣博跟在身後,也被著實燻了一下。
“沒什麼大事兒,你先回去休息吧,今天沒什麼安排,晚上大家聚個餐,明天正式開拍。”
意思很明顯,導演和編劇的事兒,你一個演員就別跟著瞎摻和了。
演員在娛樂圈裡,可能算是個比較掙錢的職業,但是地位還真不怎麼高。
最起碼在導演和製片人的眼裡,就是完成作品和完成專案的工具人而已,除了極個別的演員,其他都具有極強的可替代性。
所以還真談不上什麼地位。
好在李兵兵也比較知趣,簡單寒暄兩句,轉身就要離開,一直跟在身後的蔣博,這時候才露出真容。
“等一下,兵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