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第2/2 頁)
謝明燭一笑,朗聲道:“君子不惜死。”
賀子閒走後,謝明燭才獨自一人,認真搜起了匪窩。
他剛才並未與賀子閒玩笑,這夥盜匪的確背景深厚,駐紮此地不過半年,已強搶附近平民糧食不計其數,更有擄掠婦女,強搶放火。
天子腳下,如此猖獗,沒人報官嗎?當然有,沒人剿匪嗎?當然也有。
只是一段時間後,報官的死於“急病”,剿匪的回稟匪寇已清,領賞升官。
結果,匪還是在,卻沒人敢報官了。
謝明燭是在一座茶樓門口偶爾遇到一個瞎眼的老頭。老人住在這附近,和女兒一起賣藝說書。女兒被盜匪搶了,他去報官,眼睛被打瞎了,就要死了,便回到了這座曾和女兒一起討生活的茶樓,在臺階前哭這些沒人信、也沒人在乎的故事。
謝明燭一開始也沒全信,但他決定查一查。
一查,才知道,繁華下是枯骨,盛世是件華美的袍子,邊緣繡著腐爛的花。
匪寇背後是當朝國舅,皇后的兄長。
當時帝王慶利帝已過五旬,年邁溫和,雖理朝政,但看著終究精力有限,外戚便得了勢。
這夥匪徒其實就是國舅爺專做髒事的刀,比刺客死士都要好用。畢竟刺客那黑衣彷彿就露著陰謀的味道。
但是盜賊就不同了。
比如七日前,大學士家遭了賊,還殺了他家剛滿月的孫子,大學士因為過度激動,也心疾發作死了。這隻能是倒黴了吧。
誰會想到大學士日前呵斥“牝雞司晨,外戚誤國”?
頂多覺得盛京治安不好,連大臣家都遭了難,需要再追一筆巡防經費吧。
哦是了,城內巡防也由國舅爺來管。
外戚權勢熏天,連郡主都不敢摻合。
但謝明燭敢。
他那時年少氣盛,霽月光風,還不懂得韜光養晦,暗潮洶湧,權利制衡,帝王心術。
只是見不得死不瞑目,屍骨難安。
他已在山下安排了自己的人,即使郡主府侍衛怕事,要私自放人,他的人也會接上,必將這夥匪徒綁到大理寺。
這些貴族公子,便都是人證。難道國舅權勢熏天到能將這些人都滅了口?
只要上達天聽,陛下一定會秉公處理,還百姓公道。
這就是謝明燭的謀劃。
當時,十六歲的他,是這樣想慶利帝的。
而現在,他只需要再找到一些物證。
盜匪也怕自己被滅口過河拆橋,因此應該會藏一些東西作為把柄。
他運氣不錯,最終在一間像是伙房的屋子裡找到了暗門,那門很低矮,只容忍彎腰而入,裡面更是狹窄,與其說是密室,不如說是個窄道,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
謝明燭拿了盞油燈,舉到通道前,正好照亮了裡有一隻油膩膩的死老鼠。
謝公子:“…………”
他別無選擇,脫了外袍,屈膝彎腰爬了進去。
好在這日似乎真有上天庇佑,他爬了大約十幾米,便照出邊上有間耳房,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